2024年 9월 28日 ( 토요일 )
spot_img

文化

【武当寻道】之六:玄武佑明 武当大兴

一座大山在复兴之前,总有玄妙灵应的预兆,比如真人张三丰对武当山道出的载入史册的预言。而一个王朝的兴立,同样有着神祇的昭示和瑞兆,比如元大都的龟蛇显圣,以及代元而立的明王朝的一幕军事奇迹。 六百多年前,烟波浩渺的江南水面,爆发了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未来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率二十万水师对抗陈友谅六十五万大军,展开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决战。在两军胶着之际,湖面上忽然吹起猛烈的东北风,自北而来的朱元璋顺风纵火,一时湖水尽赤,瞬息间烧毁陈氏数百艘战舰,陈军死伤过半。 正是这从天而降的北风,再现火烧赤壁一般的战绩。经此一役,朱元璋以寡胜众,击败最强劲的敌手,为平定江南、一统山河奠定基础。鄱阳湖上这阵神秘的大风,史书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解释,而永乐13年(公元1415年),明成祖朱棣的一道《御制真武庙碑》透露着几许玄机。 成祖道:“惟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其有功德于我国家者大矣。”他更坚定地认为,太祖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更仰赖圣神的灵威。玄武大帝司北、司水,更是荡妖除魔的战神,那阵呼啸的北风,那场精彩的水战,莫不是玄武大帝显圣,襄助真命天子平定天下? 奉天靖难,神明显圣助军 元明之交的水战,注定了又一个崇奉玄武的王朝的兴盛。明太祖笃信道教,怀着无限虔敬感恩之心,为玄武神修庙、祭祀,并对出自玄武道场——武当山的道人礼遇有加。他一生多次寻访大道张三丰,并将他的弟子邱玄清封为太常寺卿,掌宗庙祭典之重任。 太祖之后,其孙建文帝即位。这位年轻气盛又无太多治国经验的新君,慑于25位叔父辈的藩王的权势,听从儒臣齐泰、黄子澄之谋,轻率地发动削藩。自太祖驾崩后一年之内,五位亲王相继被废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以举家自焚的惨烈方式表达极度的忧愤。一时间朱氏子孙人人自危。 坐镇北京、军功显赫的燕王朱棣,乃是实力最强的诸王之首,更是建文帝眼中最大的威胁。这位雄才大略的亲王,依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在削藩的第二年、即洪武32年(公元1399年)起兵对抗朝廷,剪除谋害皇亲的逆臣。 多处文献记载,出师之前,燕王之师姚广孝屡屡劝阻,等待其师出山方可。七月初四,几百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季,姚广孝密语燕王:“明日有天兵应可也。”初五,燕王依言起兵祭旗,忽然出现乌云蔽空,人咫尺不相见的奇景。而燕王披发仗剑,宝相庄严如神明。在场士卒观之,士气为之大振。他们知道,天上的黑云玄雾正是玄武神显灵,那一刻起,燕王便是玄武大帝的化身。 历史何其相似,这场“靖难之役”又是一场实力悬殊却决定生死的硬仗。靖难之役中,这支从北方而来的义师,在北方战神的护佑下,一路所向披靡。彼时燕王辖地不过北京、举兵不过八百甲士,却高举玄武旗帜,与掌控举国百万大军的建文朝廷勇敢相抗。而战场上空,多次出现北风突起、飞沙扬尘的天象,为燕军助力。 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白沟河大战中,燕王亲率劲旅冲锋陷阵,他的三匹坐骑接连被敌军射死,本人却毫发无伤。激战中,一阵旋风忽然吹折敌军大旗,使其陷入混乱。燕军趁势猛攻,并借风纵火,给敌军致命一击。 榔梅结实,四千年再降祥瑞 建文帝没有想到,操之过急的政治行动,最终酿成萧墙之祸。即位不过四年,他的帝祚随“靖难之役”的结束而终止。洪武35年,燕王朱棣登基,即明朝第一圣君明成祖。他一扫前朝阴霾,开创明初的“永乐盛世”。关于他的起兵与登基,历史上众说纷纭,而天上的神明,早已给出肯定的答案。 此时的武当仙山,自唐至元建立的宫观祠庙,或毁于战火,山中仅余铜殿、石殿及宫观遗址。然而,敬天崇道的信仰不因改朝换代而断绝,宁静空明的道心亦不因兴衰荣辱而消长。山里山外的人们,坚信大道真仙的玄言,等待着一位有德有才的圣人,再次唤醒这座沉睡的大山。 永乐3年(公元1405年)的某一天,大山上几株枯寂许久的古木,忽然开花结实,妆点着方圆数百里的崇山峻岭。大约两百年后,一位叫徐霞客的地理学家有幸观赏这片花海,留下一段文字:“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花色浮空,映山绚丽……”然而,殊美的风姿并非古木逢春向世间传递的真正讯息。 大山中,修行约40年的五龙宫住持李素希,平生第一次目睹这般景象。惊喜之余他深深地感到,原来神迹离他是这样近。这几株古木非是人间凡品,乃是玄武神作为净乐王子修行时,亲手嫁接而成,名榔梅。 山志载,净乐王子曾因心志不坚欲放弃修道,在涧水边遇到紫气元君化身的老妪。他见老妪磨砺一根铁棒,在一问一答中顿悟“铁杵磨针,功到自成”的至理,于是坚定地返回深山。途中,他将梅枝嫁接在榔树上,并对天立誓:“吾道若成,花开果结。”经过42年的苦修,玄武神飞升,榔梅依约绽放结果。 这是四千多年后,榔梅树再次展现奇观,而彼时的天下大事,莫过于成祖登基。李素希意识到,这是玄武大帝为明王朝呈现的祥瑞之兆。他恭敬地收好那似李似杏、又似桃似梅的数百枚榔梅仙果,进献朝廷。 南修武当,成祖感恩神贶 传说,食榔梅果可以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名医李时珍亦在《本草纲目》中留下一则珍贵的纪录:“榔梅出均州太和山……木梅实,杏形桃核……”而它更神异之处在于,其兴衰与明王朝存亡共始终。明朝时,榔梅屡屡开花结果,却在明朝终结时悄然绝迹,留下诗家“榔梅历历传消息,莫为仙家隔渺茫”的叹词。 小小榔梅果,注定成为明朝最珍稀的神物。它选择与成祖一同兴起,带来人间丰穰,或许也在隐约透露着,成祖与玄武大帝的渊源。 永乐4年,象征太平盛世的榔梅再次结果,不远万里被送到成祖手中。成祖视榔梅果为玄武大帝的庆贺与祝福,不仅厚赏李素希,更将仙果列为贡品,赏赐功臣。同年,他召见武当道士简中阳,详问玄武大帝的修炼故事。成祖还在全国颁行《御制大明玄教乐章》,赞颂玄武神的威德;命道士编修《道藏》,收入《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及御制碑文,确立玄武神为皇家保护神。 更重要的是,玄武神的瑞兆,让成祖酝酿已久的一个构想逐渐明晰。多年以后,他在一道白话文写就的诏书中这样说:“至我朝真武阐扬灵化,阴佑国家,福庇生民,十分显应。”靖难之初,成祖便发愿要在北京为玄武神修宫观,因内难未平而搁置;即位后,他认为武当乃玄武显化去处,“即欲兴宫创造,缘军民方得休息,是以延缓至今”。 就在北京城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同时,来自湖广、江浙一带的三十多万军民工匠以及木石建材纷纷汇聚于武当山脚下。原来,修筑皇家宫观奉祀玄武神,正是成祖长久以来的夙愿。这个心愿,与人们对武当苏醒的期待,都在永乐9年(公元1411年)起,逐渐成为现实。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不计成本与付出的工事,直至永乐22年才彻底完成。然而,面对至高无上、恩泽人间数千年的天帝,人间任何程度的礼敬与报答都显得微不足道。 如何把对神的敬意与道的信仰,忠诚而完美地融入这座大山之中,是成祖颇为关心的问题。历代前人也曾在武当山上破土动工,然而宫观大多呈现零散分布,未形成整体格局,加上缺乏妥善的修复,致使一次次的修宫建庙,都随王朝的逝去而化作废墟。成祖心中的仙山琼阁,须是宏壮坚固、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的建筑群,方能表达世人对玄武大帝永恒的崇奉。 勘定宫址,永铭玄武旧事 永乐10年,真人张三丰的高徒孙碧云,手持一份诏书,风尘仆仆自京师赶回了武当。他在山岭中游走往来,极目远眺,揣度着成祖圣意:“尔往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悉以来闻,朕将卜日营建。”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孙碧云将负责勘定紫霄、五龙、南岩、遇真等几大宫观的宫址,在武当山重新规划玄武道场。作为颇受两代皇帝器重的武当道人,他或许是辅佐皇家敕建宫观的最佳人选。而孙碧云能否为明帝、为信奉的玄武神,交一份圆满的答卷,却是对其道法修为的一次考核。 在山间行走,犹如踏上修行之路,孙碧云在云海岚烟之中体会着道的真义,依稀看见玄武大帝入山修道的始终。道人修行讲究“道法自然”,既然修建宫观乃是为了尊奉玄武大帝,为何不将世代流传的神的故事融入山中建筑呢?何况,成祖曾召问玄武故事,不正是冥冥中的安排,在为此事张本吗? 道经记载,净乐王子在15岁时初入武当,其母普胜王后百般难舍,一路追随而来。在蜿蜒的山道中,隔着一段不进不远的距离,王后唤了王子十八声,神奇地退下十八步;王子应了十八声,却登上十八步。母子俩的十八声与十八步,成了王子斩断亲缘最悲壮的一幕。 从紫霄宫一路下行,孙碧云发现一段逼仄曲折的山路,王后与王子的声音仿佛就在此处回响。他决定把这段山路命名为“上下十八盘”,以纪念玄武大帝一心向道的坚毅。这段路在向山上延伸时,被一条河水拦腰截断,这天然的造化,又带给他新的灵感。 传说中,王后继续追赶,终于抓住王子的衣角,王子只得挥剑断袍。谁曾想,这一剑竟然劈山成河,把王后永远留在对岸。十八盘上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水,莫不是玄武神当年留下的“剑河”?后来,五百精兵又奉国王之命寻找王子,在渡剑河时,河水陡涨,九渡而不得。因而,孙碧云又将此河名为“九渡涧”。 在这片山水中,孙碧云逐渐勾勒出“太子坡”的雏形,也就是今天游客领略的太子坡景区的风光。依照相同的思路,孙碧云走遍整个大山,为成祖大修武当承担起总设计师的角色。 永乐10年7月,一张皇榜张贴在武当山脚下,晓谕30万军民工匠;同时,成祖的近臣、亲信,隆平侯张信、驸马沐昕等人以星夜赶至武当,奉旨主持修宫大业。从此,数十万人把十余年的光阴,投注于峰峦岩壑、云水草木之中,展开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板砖运木,树栋架梁,凿石开道,勤恳的工匠克服重重艰难,用双手一点点搭建起大山中的巍巍殿宇。永乐10年至16年(公元1418年),几处大宫观及20多处庵庙修建完成,武当山的主体营建工程告一段落。这些宫殿按照宫廷制式修建,掩映在山麓之中。五里一庵,十里一宫,既有皇家宫苑的威仪,更具神仙窟宅的灵妙,将自然山水与人工雕饰完美融和,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又一重境界。 天柱峰的大顶之上,殊胜的金光熠熠撒下,仿佛是玄武大帝护佑整座大山,那是“南修武当”最精华的建筑——金殿。见证了武当的复兴,道人孙碧云知道,自己终于圆满完成使命,于世间再无牵挂。某一天,他告于众弟子:“如今教门已兴,吾将往也。”次日他端坐仙逝,留给武当人无限追思。(未完待续)# (大纪元原创作品,请勿侵权) 责任编辑:张宪义

修炼神奇:宋明清僧人的“木球使者”功能远胜机器人

作者:允嘉徽 根据古人的记载,有一种神奇的“木球使者”,至少在宋、明、清这三个朝代都曾出现过,都出现在寺庙之中。一个木球怎么变成高僧的使者呢? 宋代宁宗、理宗时期的鄱阳人士张世南,曾在闽中为官,他有《游宦纪闻》一书,记载永福县之事特别多。书中提到雪峯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雪峯山山麓)的开山僧真觉禅师义存,能够使唤差遣木球做事。木球本来自道德山五祖寺。这个木球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自动地往来移动,并呼叫仆人,接待来宾。以现在的发明来比拟的话,这个木球好像是现在的机器人,而且有过之无不及。更奇的是木球的灵性,宋宁宗嘉泰年间,雪峯寺发生火灾,木球忽然滚入水池中,没有受到火舌的毁坏。 明武宗时期,西湖上有一位名叫板庵大觉禅师的神僧,他建立了佐国寺,宏伟壮丽。他出资数十万,全都是由他派遣的“木球使者”在各地化缘所得。木球使者大如斗,圆如球,上面绘有五色彩画。使者能够飞翔而无需翅膀,能行走而不用脚。 每到一家,特别是那些门庭豪华、富商大贾的宅第,木球使者就点地叩首行礼,见到的人们都欢喜迎接木球使者,争相施舍给木球使者。木球使者甚至连门禁高严的皇家禁地都能随意进出,且受到宫殿内贵人们热烈欢迎,得到更多的施舍。而太监们却不知木球使者是如何进入里面的。 后来,禅师圆寂之后,木球使者不动如槁木,但仍然摆放在寺庙中,被供奉在高座上。人们仍然慕名前来祈求一见。佛家的信众们提到神秘的咒石 是一时的现象,并没有木球使者这般神奇。 清代文人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也有记载具有功能的木球使者:“功德寺有木球使者,其事近于怪。”纳兰性德笔下的“木球使者”,和宋代高僧所使唤的是同一类物品,都是用木头制作的神奇圆球,可以供人役使。 这些木球使者在高僧逝世后失去了其神奇的功能。这种古老的科技与修炼有直接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木球使者的“功能”现象,实际上提供了佐证。 修行人的功能有不同形式的显现。 来看一则晋朝太原人宋玉球(字叔达)的故事。《冥祥记》记载,宋玉球曾任涪陵太守。在晋朝元嘉九年,他因郡城失守而被囚禁在牢房中,身上被加上重重的锁链。宋玉球一直以来都精进修行,此时身陷囹圄中,他的修行心志没有动摇,更加坚定了。 狱中的囚犯多饥饿受苦,宋玉球每当进食时,都会将食物平分给其他人。他每日持斋,心中念佛号。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升上高座,见到一位沙门,将一卷佛经送给他,经卷上写着“光明安行品并诸菩萨名”。宋玉球得到后就展经阅读,却忘记了第一菩萨的名字,第二是观世音,第三是大势至。接着,他又见到一位沙门指着一个车轮告诉他说:“这是五道轮。” 他醒来后发现锁链已经奇迹般地断脱了,他深知这是神力大大增长所致。他重新固定好断脱的锁。经过三天后,他受到免罪,被释放了。 显然中国古代的修炼文化是一条与现今科技迥异的神奇之路。 ——注 咒石:据《髙僧传卷二》记载:昙无谶或云昙摩谶(取用梵音不同)本中天竺人,明觧咒(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后随王入山,王渴须(需)水不能得,昙无谶乃密咒石出水,因赞曰:大王惠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 邻国闻者皆叹王德。 责任编辑:李梅#

爸妈强迫分享?千万别让孩子误以为是抢劫

作者: 黄𪻐宁(小儿科医师) 编者按: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避免手足纷争,请勿强迫分享 在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尤其是六岁之前,他的人际关系发展,基本上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也就是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 根据凯根的理论,“他我概念”大约是六岁之后产生。孩子的眼光终于慢慢拉开,世界不再是绕着自己旋转,这时所谓的“同理心”,才慢慢发展出来,而且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才会完全成熟。 从这个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来看,强迫孩子在六岁之前,就要懂得分享的美德,而且要主动看见他人的需要、公平分配资源、照顾其他年纪较小的手足……这岂不是既荒谬又强人所难吗? 别让孩子以为“分享”等于“抢劫” 分享虽然是美德,但以人类的本性而言,要先满足“占有”的欲望之后,才可能产生主动“分享”的能力。而且多数人的心理状态,通常是占有居多,分享较少。 你不相信?不妨现在试试。如果请你把自己的财产,分一半给你的手足或亲戚,你会愿意分享吗?由此可知,就算是成年人,也几乎做不到“凡物都分享给他人”的行为。 那么,对于仍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学龄前儿童而言,“分享”更是令他们紧张、焦虑的根源。况且这年龄的孩子,仍处于“单向思考”阶段,也就是在他们的大脑中,只能注意事物的某一面向。在孩子的小脑袋瓜中,“借出去”是一个概念,“归还”又是另一个概念,什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对某些孩子来说,实在太深奥了。 既然孩子六岁之前,没有他我概念,只会单向思考,缺少分享概念,这时父母一把抢过玩具,跟他说:“要‘分享’给弟弟妹妹玩!”这行为在成人世界叫什么呢?没错,就是“抢劫”。 于是孩子变得整天抢来抢去,打来打去,看到弟弟在玩的东西,我现在也要玩,因为弟弟应该“分享”。至于我现在玩的东西,也不会让给弟弟玩,因为这一“分享”出去,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到我手中。 过了一阵子,父母就会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你的孩子抢了同学的东西,还理所当然的指责同学:“因为他都不‘分享’!”更有甚者,孩子开始到玩具店,东西拿了就要离开店家,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世界上的物品,都没有归属任何人,我看到的东西就是我的,因为这就叫“分享”。 六岁之前 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 既然人需要“先有满足,才有分享”,所以我们对家里的二个孩子,是这样做的: 1.二个孩子不论年龄,都拥有自己的宝贝箱(加上随身的宝贝袋)。 2.孩子自己的东西,只要不想跟手足、朋友分享的,都帮你们贴上醒目的姓名贴纸,然后放在宝贝箱里面,盖上盖子收好。 3.宝贝箱与宝贝袋的东西,任何时候我都会帮你们捍卫。不管跟谁一起玩,只要想结束游戏,随时都可以拿回来,我甚至可以出手帮你们夺回来。 4.宝贝箱与宝贝袋以外的东西,就是属于爸爸妈妈的,但是爸妈愿意分享,所以你们可以轮流玩,或者排队玩。 5.公用的玩具如果造成吵架或纠纷,就会被爸爸妈妈收起来,大家都不要玩,因为那本来就是我们的。你们可以玩自己的玩具。 宝贝箱、宝贝袋、姓名贴纸,这些东西的目的,都是满足孩子的占有欲,也在训练他的“物体恒常性”─虽然看不见心爱的玩具,但我知道它乖乖躺在宝贝箱里,明天再去打开来看,一定还在里面。 还记得那时候,我跟三岁的哥哥说:“你的宝贝箱要藏好,因为妹妹还是小婴儿,如果被她发现你的宝贝,一定会好奇的拿起来咬,这样就糟糕了。”我还教他:“万一还是被妹妹发现了,因为她是小婴儿,还不懂规则,你来告诉我,我会帮你拿回宝贝。”我进一步交代:“如果暂时找不到爸爸妈妈,妹妹喜欢粉红色,你可以拿粉红色的小玩具,把你的宝贝交换回来。” 最后我说:“总而言之,妹妹如果拿了你的玩具,不要急着抢回来,妹妹可能不小心会受伤。你可以藏好宝贝、交换玩具,或者直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帮你处理,知道了吗?”哥哥听了点点头。 分享是为了讨父母开心 当孩子被父母这样满足占有欲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教他,家里的“公物”如何分享,以及到公园玩,对于那些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设施,要如何分享了。 分享的规则不外乎轮流、排队,以及事先确认物品的所有权。比如说,到别人家作客,事先就让孩子知道:“今天是去安哥哥家,那是他们家,所以玩具都是他的,随时他想分享就分享,想收回就收回,知道吗?”“如果你怕无聊,可以把宝贝袋带在身边,那你的玩具就可以自己决定,想一起玩就一起玩,想自己玩就自己玩。” 在六岁之前,如果有孩子愿意主动分享,第一个可能,就是他分享了自己不想玩的东西;第二个可能,则是在讨好父母。孩子知道当他做出“分享”这个动作时,爸爸妈妈脸上会露出肯定的微笑。为了得到父母称赞,他们会勉为其难的分享一下自己拥有的玩具! 总之,“分享”这美德,并不是靠强迫而来的,而是让孩子的占有欲先被满足,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三岁的孩子,由于已进入可以讲道理的时期,可以藉由大人的教导,以及为了讨好大人,而做出分享的举动。 但六岁以上的孩子,才有真正自动自发的分享能力。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态度,不妨耐心等待孩子的大脑慢慢成熟。  (网站专文,禁止转载) (本文摘编自《安心做父母,在爱里无惧:黄𪻐宁陪你正向育儿,用科学实证打造幸福感家庭》,亲子天下提供) ●孩子总是予取予求? 临床心理师谈五个教养策略 ●不再焦虑的深层教养:让自己慢下来 ●【爸妈必修课】全家交流育儿经 达成教养共识 责任编辑:曾臻

金陵之会 王安石苏轼一笑泯恩仇

王安石、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两大巨匠,但他俩又曾是一对有名的“政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变法领袖的王安石行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苏轼则信守中庸之道,认为王安石 “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为此他多次上书,请神宗皇帝不要让王安石肆意妄为。 因反对新法,苏轼外放杭州;元丰二年(1079年)调任湖州。他在湖州任上才三个月,就爆发了北宋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舒亶等人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出他讪谤皇帝和新法的词句,把他投入御史台监狱,欲置其于死地。 宰相肚里能撑船 起初,只有弟弟苏辙为兄求情,其他人都不敢为他说话。关键时刻,已经罢相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挺身而出,对神宗皇帝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看在老搭档王安石的面上,神宗放了苏轼一马,将他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因为变法,王安石受尽群臣攻击,遍体鳞伤。自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第二次罢相,他一直孤独地在金陵隐居。此时朝廷旧党复辟,新法被废,他的一番心血付之东流,其间又痛失爱子,其心中伤痛可想而知!当“政敌”苏轼因攻击新法而遇难时,王安石却摒弃私见大义相救,并因其“一言而决”,保住了苏轼的性命。 人们不禁感叹:宰相王安石肚里能撑船! “从公已觉十年迟”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被朝廷由黄州贬到汝州。这年秋天,赴汝途中他特意绕道金陵拜访了王安石。 听说苏轼来访,王安石骑着毛驴去江边迎接。苏轼来不及换衣服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怎敢以野服拜见丞相!”王安石拱手笑道:“礼岂为我辈设哉!”其时王安石63岁,既老且病;苏轼47岁,也“早生华发”。但一切都没有冲淡两位巨子相会的欢欣。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金陵之会”。 苏轼在金陵住了一个多月。二人冰释前嫌,畅游钟山,诗酒唱和,不亦乐乎。苏轼当时写的和诗中有这么一首: 《次荆公韵四绝(其三)》(注)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我们从此诗可以领略两位巨子当时的些许心迹: ——目睹曾经的大宋宰相王安石,如今却寄身于荒山野岭中,又患大病,苏轼心酸不已:我应该趁先生未病时来看望,来晚了;祈望先生康复。一声“先生”,道出苏轼对王安石的无比尊崇。 ——王安石劝苏轼买田金陵,与自己卜邻而居,终老林泉。苏轼深表遗憾:没能早点来陪侍先生左右!既表示相从恨晚,也委婉表达出对从前顶撞的歉意。 “金陵之会”距今虽有千年,但我们从苏轼这首温婉恳切的小诗中,依然能感受到两位巨匠惺惺相惜的君子之风。 苏轼走后,王安石对他人叹息:“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两年后,王安石病逝。苏轼写下《王安石赠太傅》,文中称王安石“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王苏二人政见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对于对方的人品道德、诗文学问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荆公和苏公的这段故事对孔子的这句话作了一个生动的注解。@* 注: “次韵”也叫步韵,按原诗的韵和韵脚次序和诗。 “荆公”指王安石,他被封为荆国公。 转自正见网。(原标题“历史故事:金陵之会”) 责任编辑:王堇#

小兵错把醋当酒 一个失误成就千载美谈

文/洪熙 大唐时期,一位主帅宴请军中幕僚。侍酒的小兵错拿了一壶醋当美酒,导致一名判官喝了满肚子酸醋。谁也没有料想到,吃醋的这段故事在军中不断发酵,还为后人留下了一桩千载美谈。 大唐天德军主帅李景略身边有一个判官,名叫任迪简,这是他进士及第后,担任的第一个官职。 任迪简生于官宦之家,祖上世代为官,他的高祖任雅相在大唐初年做过宰相,他的父亲任鹏担任过陵州刺史。虽然是官宦之后,他却没有世家子弟的纨绔之气,而且为人很厚道。 有一次,天德军举办盛大的军宴。当时站在任迪简身边侍酒的一个小兵卒,错把一壶醋当成了美酒。兵卒为他斟满酒,任迪简一闻就知道是小兵卒拿错了。这时,任迪简二话不说,一下把那壶醋当成酒全喝完了。原来,任迪简担心治军严厉的李景略,会因这个失误处死小兵,于是为小兵遮掩过错, 那么大的宴会,别人都是开怀畅饮美酒,任迪简却喝了一肚子酸醋。任迪简找了一个借口,说是那壶酒的浓度不够烈,给他换成一壶烈酒。 结果,任迪简回去后就开始吐血。这件事儿传开后,军中的将士们都感动落泪,认为他太有雅量了,太有长者风范了。李景略也感概不已,为此减少了军中的很多刑罚。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景略去世,军中将士们集体奏请,拥戴任迪简为统帅。监军知道后,擅自将任迪简拘留起来。将士们闻讯大惊,监军的做法激怒了众人,全都站在外面大声呼喊,任迪简破窗而出。 敢在监军头上动土,还引起这么大的动静,难道是要聚众叛变?监军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唐德宗派使者前去查探情况,得知实情后,便颁布了一道诏书,任命任迪简替代李景略的职务,还命他做丰州刺史、天德军使。从此任迪简官运节节高升。 元和五年(810年),义武节度使张茂昭请求朝廷任命其他人代替他的职务,并连续上了四道奏章,唐宪宗才同意。就这样,任迪简被改任为义武行军司马。 但是张茂昭离开后,同年十月十一日杨伯玉发动叛变,任迪简再次被囚禁。任迪简素有贤名,很受将士们拥戴。于是众兵士暗自商量除掉叛贼。也就过了三天,众军士就齐心协力平定了杨氏之乱。任迪简得以复位。 大唐自从安史之乱后,就陷入了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的局面。内忧外患不断,镇守藩镇的军将也趁机叛乱,导致藩镇割据的局面,也愈加严重。 杨氏叛乱平息没多久,兵马使张佐元也加入叛乱之列。任迪简又一次被囚禁。任迪简向叛军请求准许他辞职。不久之后,任迪简便带兵杀了回来,一举斩杀了叛乱的张氏。 深得军心的任迪简,在诸将士的簇拥下,再次掌管军中事务。 先前提到的节度使张茂昭,他离开后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因为张茂昭是个豪奢之人,《旧唐书》记载:“奢荡不节,公私殚罄。”众人遇到这样的节度使,惧于他的威权,敢怒不敢言。 张茂昭花起公款毫不留情,大手一挥,军库的银子就所剩无几,军中所需的资源库存也耗尽一空。任迪简到任后,有心养军,但是军中没钱,实在没办法犒赏众人。只能准备了糙米饭,每天他和将士们同餐同宿,在军营住了一个月。 任迪简身为朝廷命官,都能甘愿放下身段,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全郡将士都大为感动。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即使军中没钱,也会好好守卫疆土,不能让行军司马每天都和大家一样睡在军营呀。这儿的条件也太艰苦了。众人力请任迪简回官邸就寝。 唐宪宗得知消息后,下旨犒赏给易州、定州的将士们绫绢十万匹,并任命任迪简为义武节度使。由于早年那段为军吏吃醋的经历,一直被时人传为美谈。当任迪简升任节度使后,众人都称呼他是“呷醋节帅”。@*# 参考资料:《旧唐书‧任迪简传》卷185下、《新唐书‧任迪简传》卷170、王谠:《唐语林》卷三、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责任编辑:王堇

夭折儿仅是“借宅子” 一回奇遇让他见到真相

作者:怀忍忍 历史上留下一些人死后还阳的离奇经历,还阳者带回来的讯息,常常能在世间得到证实。胡秉实,字若虚,乃武昌县人。他的人生中曾经有一段颇异于常人的奇异经历,那是他“死后”的离奇经历,让人惊叹! 死后见本相 死去的孩子是谁? 胡秉实有三个孩子,都是夭折,这让他受到很大的打击。接着,他最小的孩子又死了。孩子接二连三地夭折,他接受不了,心想追着孩子去,就突然昏厥了,身体冰冷,只剩下心头微温。当时,家人以为他已经死亡。 数日后他苏醒过来,说的第一句像是胡言乱语,让家人摸不着头脑,他说:“拿钱来给送我回来的人。” 家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一五一十说了自己在死亡几天中的遭遇。他说:“当孩子死后,我就在后头追,追赶了很远一段路。可是孩子渐渐发生奇怪的改变,变得不再是我的孩子。甚至,还骂我说: ‘你为什么追赶我。 ’ “于是我就转身不再追他了,我坐在桥上稍稍休息。这时我看到许多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说: ‘我在你家住了好几年! ’旁边另一个小孩也说:‘我在你家住了好几年! ’我一看他们,全都是我夭折死去的孩子,可是他们没有认我是他们的父亲,让我既愤恨又懊悔。 “这时,突然,一位老者出现,是我认识的熟人,不过我知道的他已经死了。他惊呼道: ‘你怎么到了这里,再不回去就回不去了!现在我要带你见阎罗王去查一查你的资料。 ’ “他带着我去见阎王。阎王检视着命运簿,对我说: ‘你会当上某郡别驾(州刺史的佐官),寿命还长,你命中晚年得子,他们现在都还未出生,时候未到。你是来错地方了。 ’ “于是,阎王命令马卒鬼差送我回去。在老者死前曾借给我钱,但我还未还他,他就死了。老者跟我说,要记得还钱,不要欠来生债。我就赶紧把还债的事写在马卒的手上,以免忘记。 “马卒送我回到家,让我从天窗跳落床上。跳下来后,后来你们听到我说的话,马上要烧纸钱,就是要送给马卒,并偿还老者的借款。” 从胡秉实到了冥府走了一遭回来以后,他再也没有怀念过那些早夭的孩子。那些夭寿的孩子,有个俗称,叫“借宅子”。他明白了他们是暂借家一住,早早就夭折,都不是真正投胎到他家来结缘的,自己为了他们还差点命丧黄泉。 后来胡秉实果然得了四个儿子,自己也当上官员,成为南康安义县(今江西安义县)广文,负责推广和提高当地文化教育的水准,干得很好, 声名广传。他一生长寿,寿岁也如冥府阎王所说的。 洞彻生命 东门吴死去儿子不忧伤 《列子‧力命》和《战国策‧秦策三》中,都有这一则东门吴丧子的故事。战国时代,魏国东门吴的儿子去世了,而他并没有忧伤的样子。有人就问他:“公的爱子是独一无二的,天下无有,为何他死了,您不忧伤呢?”,东门吴回答道:“以前我没有儿子的时候,没有 ‘无子 ’之忧;现在儿子死了,离开了我,我回复到以前没有儿子那时的状态,有什么好忧伤的呢?” 对“东门吴”来说,孩子、亲人都是生命中的过客,所以对彼等的生离死别,都能以豁达、淡泊的心态来对待。 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 宋代张先的《千秋岁‧数声𫛸鴂》词中有句话流传千古,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放到胡秉实身上,真是贴切不过了。情,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就像是一张坚韧的丝网,缠绕着人的心。人的一生就在情网中过活,往往一心有千千结,那些曾经淌过心头的情,曾几何时就变成一个个纠葛的结。每一结都锁着一段回忆、一场交会,或者交织了复杂的爱恨情愁。 人生的情感,总是自然而然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穿梭连结。虽然“情”可能让人喜悦陶醉,同时又是令人难以解开的“枷锁”重负。胡秉实的一段元神入冥界,认清“借宅子”的遭遇,想必能让世人有深刻的感触。而东门吴洞彻的人生观让人豁达开阔,解开人生的“情锁”重负,轻松潇洒回归生命的本质! 资料来源:《耳谈》《列子‧力命》《战国策‧秦策三》 责任编辑:王愉悦#

【未解之谜】留意!它们发出的预警信号

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近期,香港著名女星周海媚在北京去世的消息引爆华人圈。周海媚在90年代是香港TVB最红的花旦之一,在《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周芷若而获封“最美周芷若”。现在一代玉女掌门人就这样突然香消玉殒,着实令人震惊。 然而人们在回顾周海媚身前的点滴言行时,却发现,她的骤然离世似乎早有征兆。 哭泣的狗狗 周海媚养了几只金毛寻回猎犬,去世前她曾在直播间描述了一件发生在一只金毛身上诡异的事情。 她在直播间里说:“前天我出去工作,回来之后它一直好像生病一样,趴在那个垫子上面说什么都不动。跟它说什么它都特别闷闷不乐。然后眼睛还有泪汪汪的那个泪水,好像有什么不舒服。” “然后家里人就拍它,摸它的后腿,它就吱吱叫,就好像很疼一样。”周海媚说,“我以为它是不小心撞到了,玩的时候伤到了。” 第2天,周海媚带狗狗去看医生了,医生给它照了X光片。她说,狗狗根本没事,“骨头一点事都没有,特别正常。”所以周海媚觉得,可能狗狗就是单纯的不高兴。 然而,周海媚去世之后,网友们再度翻出这段视频,却有了不同的感受。有网友就说,“万物皆有灵性。狗狗可能知道主人有事发生吧。”也有人表示,狗狗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空间,所以可能预见到了什么,在为主人难过呢。 英国著名生物学者、作家鲁珀特‧谢德瑞克(Rupert Sheldrake)曾在他的著作《狗狗知道你要回家?探索不可思议的动物感知能力》中提到,有很多动物甚至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感知到主人的状态。在他研究的动物心灵感应的案例中,有177宗案例是狗狗遥感到主人遭遇不测或者正在受难,它们的表现方式一般是哀嚎、呜咽或者发出类似哭诉的呜呜声。现在看来,周海媚的狗狗,可能也是如此呢。 而狗狗异乎寻常的灵性还表现在它们能够千里寻主。英国牧羊犬佩罗(Pero)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千里寻主 英国威尔士地区有一位农场主艾伦‧詹姆斯(Alan James),他为了有效地管理羊群于是就饲养了一些牧羊犬。 2016年,他在北英格兰经营农场的朋友对他说,希望詹姆斯可以送一只牧羊犬去他那儿帮忙。詹姆斯精挑细选,选中了4岁的佩罗。很快,佩罗就来到的北方小镇科克茅斯(cockermouth),新工作对于聪明伶俐的它来说是小菜一碟,新主人也对它疼爱有加。 然而一个月之后,佩罗却突然失踪了。新主人四处寻找都找不到它,只好打电话告诉詹姆斯这个坏消息。詹姆斯心急如焚,怎奈两地相距太远,自己农场工作又繁重无法抽身,所以只能内心祈祷佩罗能够安然无恙。 在得知佩罗失踪后的第12天,詹姆斯吃完晚饭正准备出门走走,打开门之后却惊讶地发现,原本应该在北英格兰的佩罗竟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正冲着他开心地摇着尾巴。 看到佩罗平安无事,詹姆斯自然也开心不已。不过,他更多的是感到难以置信。要知道从朋友家的农场和他的农场相距400公里,佩罗是如何在12天内准确找到回家的路的呢? 虽然说狗狗的记忆力很强,但是如此远的距离,而且只是随车走过一次就能记得,还是不可思议。 而美国一只名为波比(Bobbie)的狗狗的经历就更为传奇了,因为它为了回家跨越了4千公里。对,大家没听错,4千公里。 神奇狗狗波比 1923年8月,在俄勒冈州西尔弗顿城镇经营一家餐馆的弗兰克・布雷泽(Frank Brazier)和太太伊丽莎白(Elizabeth Brazier)带着两个女儿以及2岁的爱犬波比去到印第安纳州的沃尔科特城镇探亲。 当他们在一个服务站休息时,突然有三只狗冲了出来对波比发起攻击。受到惊吓的波比四处逃窜。而当布雷泽一家准备启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波比。为了找回波比,他们在当地停留了一天,将周围找了个遍,然而还是没有发现波比的踪迹。伤心欲绝的一家人,只好继续出发,并在他们停留的途中留下自己和波比的信息,拜托人们如果看到波比就通知他们。 然而直到他们结束旅程回到家,也没有收到有关波比的任何消息。不愿放弃的布雷泽一家,开始制作寻狗启示,在俄勒冈州四处张贴,也请印第安纳州的亲友帮忙在当地张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布雷泽一家的希望也一点点地被磨灭了,他们觉得可能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波比了。 然而,就在6个月后奇迹发生了。1924年2月15日,当布雷泽的一个女儿在街上和朋友聊天时,她的朋友突然惊呼到,“那不是波比吗?!”。因为波比的尾巴和一般的狗狗不一样,所以这成为了它特有的记号。就这样,波比终于和布雷泽一家又团聚了。 布雷泽一家在检查波比的健康情况时发现,它的指甲磨损得一塌糊涂,肉垫处渗着血水,走路一拐一拐的,骨瘦如柴,皮毛脏乱。要知道,波比为了回到主人身边,从夏季走到冬季,至少跨越了4105公里,途经平原、沙漠、山脉与河流。 波比长途跋涉回家的事情一下子在当地轰动了。俄勒冈州的人道主义协会为了证实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一路查证,结果发现波比最初回到印第安纳州的沃尔科特城镇处寻找家人,找不到之后就开始往俄勒冈州走,一路上遇到不少好心人给予过它一些帮助。 后来波比获得了“神奇狗”(The Wonder Dog)的称号,并被授予了“城市钥匙”的荣誉。1927年,它的故事被搬上荧屏,令更多人熟知它的忠义之情。现在走在俄勒冈州西尔弗顿城镇的街道上,人们还会发现很多地方都立有博比的雕像,它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不过,这么多年来,关于波比一直有个未解之谜,就是波比到底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呢? 无论说它是因为记忆力超强,还是追踪主人的气息都说不通,因为它回家的路线和布雷泽开车带它出行时的路线完全不一样。这记忆力再强,鼻子再灵也没用呀。 其实很多事不是用常理就可以解释的了的。这或许也是狗狗与主人心灵感应的一种方式吧,距离再远也无法阻挡。 除了心灵感应,动物还有很多超出我们人类想像的“超能力”,比如预知灾难。 南亚大海啸 2004年印度洋发生9.1级海底大地震,随即引发巨大的海啸,在地震发生后20分钟内,第一波海浪袭击了印尼班达亚齐的海岸线,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接着海啸席卷泰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周边10余个国家,总共约23万人丧命,成为历史上最致命的灾难之一。 这次海啸死亡人数如此惊人,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地区没有海啸预警,有的地方预警系统年久失修早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当地居民不知一场灭顶之灾即将袭来。 可是联合国灾难署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海啸来袭的几小时之前就有动物觉察到危险了。有幸存者报告说,大象向高处狂奔,红鹤放弃了低洼的筑巢水域,海滩边的一群水牛突然竖起耳朵提高警觉,凝望着大海,在海啸席卷前几分钟冲到附近山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Tonga)的海底火山突然大爆发。然而,在火山爆发的前两天,一只身上带有电子追踪器的海龟却提前做出了反应。原本游向汤加方向的它突然掉头游回了澳大利亚。 2023年土耳其、叙利亚发生7.8级强震之前,也出现大量鸟群在空中惶恐乱飞,甚至聚集停在同棵树上的诡异的景象。 而有些动物,还会利用它们的特殊感应能力来救人。 麻黄救主 1976年,四川平武县一户农家养了一条叫麻黄的土狗,主要是用它来看门的。那个时候,麻黄已经是一条老狗了,精力早已不如往年,整天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然而,反常的是,从1976年8月起,麻黄忽然变得精神起来了,而且有些太精神了。它每天在院子里奔来跑去,似乎找寻什么,后来还变本加厉,整日整夜地哀号,不肯进狗窝。可想而知,这左邻右舍很快就受不了了,有人甚至建议麻黄的主人处理掉这条老狗。 到了8月16日,麻黄爬到了屋顶,疯狂吼叫,任凭主人如何训斥或鞭打,麻黄都不肯停歇。当天晚上,麻黄开始了更加疯狂的举动,它开始用身体撞击房门。就在主人开门的一霎,它飞奔而入,咬着小主人的腿往门外扯拽。小主人的腿都被咬伤了,主人全家追着麻黄行至院内,准备救下孩子再给麻黄点教训。 可是就在这时,大地突然开始剧烈抖动。顷刻间,整个村庄都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陷落下去。这就是“8‧16”四川松潘大地震。 在地震结束之后,麻黄也恢复了平静。主人全家惊魂未定,看着变成废墟的房屋,不禁一阵后怕,要不是麻黄,大家都被压在下面生死未卜了吧。人们这才知道麻黄的一片忠心,它在地震前的半个月似乎就预感到了这场灾祸,它的反常行为就是在给大家报信,可惜没人理解它的心意。而它也预知了地震准确发生的时刻,关键时救了主人一家的命。 说到这里,还真是令人感慨啊。我们人类自诩是高等生物,有着先进的科技。然而就是今天,对于很多自然灾害,人类也是无法提前预知。就以地震为例吧,只有到地震真的发生时,地震仪才会受到感应而输出地震波图。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监测到任何大地震发生前似乎必定会有的信号,也就是要通过仪器提前预知地震,这个可能性目前为零。那么动物又是怎么能做到的呢? 科学家做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说动物拥有特殊的机能,可能感受到压力波、电场、磁场变化,然而这些都是无法验证的假想。而且按照所谓“进化论”的说法,人为什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反而失去了这么重要,可以保护族群生存的能力呢?这也是无法解释的未解之谜。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天灾人祸频频发生,很多地方的动物也出现了异动,比如乌鸦铺天盖地结伴出行,鱼儿集体跳出水面等等。如果大家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对看待这些事情,留心动物们给我们传递的信号,或许就有机会躲过很多灾难吧。 好了,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期见。 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梅#

【史传神迹】 郑和七下西洋成功完成使命 背后显现神秘力量

作者:容乃加 从明朝永乐三年开始,郑和7次奉命下西洋(成祖期间六次,宣宗期间一次),航程横跨十万余里(七万余海里),时间跨越28年,在航行途中,虽然遇到过狂涛巨难,却都平安度过了。在海上,郑和的船队风帆高张,日夜不停穿越于狂涛之间,他们为何能够如履平地般一次又一次完成历史的大使命,彰显华夏的崇高威望于海外,从而达到万国来朝的盛况? 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 郑和成功完成历史的使命背后,其实是有不凡的神力相助!在无边的狂涛中,他屡屡见到妈祖显灵相助。他感恩神护,上奏朝廷请建天妃(妈祖)之神庙。宣德六年,他将妈祖神迹记载于《天妃之神灵应记》中,并勒石为碑,树立于当时南京龙江上的天神庙。 在碑文中,郑和亲述自己遇到的神迹: 自从永乐三年,我(郑和)奉命前往西洋,至今已经出使七次。我所造访的番国众多,包括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一路跨越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一直到西域的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等等,大大小小之国超过三十余个,航程横跨十万余里。 看着这浩瀚的海洋,巨浪翻涌,高耸如山,与那些遥远的异域相望,犹如隔着烟霞缥缈的天际。然而,我们的风帆高张,日夜不停地穿越于狂涛之间,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这实在是受到朝廷的威福之赐,特别是天妃女神的神护加持。女神的神灵力量早在过去已经存在,但在当今特别显赫。我们在茫茫大海上有时会遭遇狂风大浪,但有了女神的神灯照耀在帆樯上,神光一现,就转危为安,即使在极端困难之中也无忧无惧。当我们抵达外邦,不恭顺的番王会被生擒,蛮悍侵略的贼寇会被剿灭。因此,海道的清平安宁,都是女神的赐福。 郑和说仰仗天妃女神的助力护祐之功,让他能完成七次出使任务,于是请建神庙,将神祐事迹勒记于石上,期使祀典日月永传,以感念天妃女神的庇佑。 天妃——妈祖 “妈祖”是传说中的海神,官府赐封为“天妃”。妈祖信仰从宋朝以来就兴盛于民间和官府。传说妈祖穿朱衣,乘草席,在海上救助遇难的船只,救人无数。 各朝的褒奖赐号 正史中有赐封记载几十次,其中宋徽宗宣和4年(1122年),赐“顺济”匾额,为朝廷初次的褒奖。最早的天妃赐号,是元世祖至元18年(1281年)所封的“护国明著天妃”;明太祖洪武5年(1372年),赐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是唯一圣妃称号。清康熙19年(1680年),加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 天妃的出身 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所记)记述,妈祖姓林,是福建湄洲岛上女子,世传她有异能,是“通天神女……能预知人祸福”。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时,经过东海,遇到风浪震荡,八艘船只相冲撞,造成七艘倾覆溺水。没有倾覆的是给事中路允迪所乘的船只,当时船员看到樯竿上有女神旋舞护祐,船只因而安全无事。船员们说这是湄州女神显灵,于是路允迪返国后上奏朝廷请封,诏赐“顺济庙”匾额。 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万历45年著)记载的情节增多了,说天妃世居莆田外海的湄洲屿,父亲是五代闽王林愿,母王氏,天妃是林家六女,生于宋建隆元年3月23日(960年4月21日)。刚生下来时,身体变紫,有祥光,异香满室。从幼就有异能,通悟秘法,预言祸福无不奇中。天妃终身不婚,27岁时升化。 天妃济世救人的神迹 天妃神迹显现在海上,航海人遇到急风惊浪时,祷告请求天妃相助,往往得灵验。天妃济世救人的灵验事迹,不仅应验在百姓身上,也应验在官家。除了上述护祐郑和出使完成使命之外,明、清使臣出使海外得到天妃救厄的神迹,也记载在史籍中。 明朝使臣遇难 天妃救厄 明嘉靖壬辰年(1532年),嘉靖皇帝派遣正使陈侃、副使高澄前往琉球,册封中山王尚真之世子尚清继承王爵。他们的官船上供奉着天妃,随行的成员虔诚地朝夕礼拜。八月,陈侃等人驾驶官船飞航万里,当船驶至琉球国之际,突然海上刮起逆风,巨浪狠狠地冲击着官船,汹涌的海水涌入船舱。几十名船员拚命地使用辘轳来抽水,但无济于事。眼看官船岌岌可危,众人纷纷哀叹:“船已经无法支撑了。” 陈侃等人整夜未眠,他们匍匐在船舱内,颤抖着说:“船已经遭受重创,快向天妃女神祈求帮助吧!”于是众人齐声呼唤“天妃”的尊名,并且剪下头发,虔诚誓言。这时,风浪突然平息,船员们紧急堵塞了裂缝,最终官船平安抵达了琉球。 陈侃和高澄等人完成了册封大典后,顺利启程返回。然而半夜中,突然再次遭遇狂风暴雨,这次连桅杆和船舵都被摧毁,众人都陷入极度的恐慌。有人说:“我们能继续前行完全依赖桅杆和船舵,现在它们都被摧毁了,我们注定要葬身大海了。”众人绝望地哭泣,在这危急关头,他们再次呼唤“天妃”的尊名,请求她的拯救。 不一会,突然涌现一道红光,宛如一盏盏明灯从天而降,飘向官船,众人欣喜若狂,相信“天妃”已降临,他们有了救命的希望。果然,海上的风浪逐渐平静下来。第二天,天空依然多云,船员们商议是否需要更换船舵,但一时犹豫不决。于是,他们卜卦求得天妃的指示,结果获得了允许。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他们得到了神助,轻松地顺利更换了船舵。当天亮时,官船已经抵达了福建。这个经历告诉人们,神明有着非凡的力量,挽回危势,拯救众生。(资料来源:《古今奇闻类纪》卷二) 清朝使臣遇难 天妃娘娘降临 在清朝年间,康熙二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五十八年,大臣奉康熙帝之命出使册封,海上遭遇飓风,有的船只龙骨折半,桅杆断裂,官员祝祷天妃后,得顺风返回。 在乾隆丁巳年,翰林院官员周锽奉命前往琉球国册立国王。他们在大海中航行时,突然遭遇了一场猛烈的飓风。风浪凶猛,船只被飓风卷入黑色漩涡之中,顿时天昏地暗。当地百姓都传说,被卷入这个水沟(冲绳海槽)的人们几乎不可能生还。 船上的船主看着这一切,感到生存无望,嚎啕大哭。然而,在这绝望的时刻,突然水面上出现了万盏红灯,照亮了四周。众人惊喜若狂,立刻跪拜在地,高呼:“我们能活了!天妃娘娘降临了!” 接着,一位美丽的女神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梳着高髻,身戴金色饰物,在空中优雅地指挥着。随着她的手势,飓风突然停止了,仿佛有人曳引着船只离开漩涡,声音隆隆大响。 不多时,船只安然脱离了那黑水沟的漩涡。 周锽成功完成使命后平安归来,感念女神护祐保命,奏请乾隆皇帝修建天妃神庙。乾隆帝嘉许神妃效顺之灵,护国祐民之功,随即批准了周锽的请命。这段神奇的故事记载在乾隆二十二年的邸报中,清朝大学士袁枚编纂的《子不语‧第二十四卷》也收录了此事。 后语 “妈祖”天妃护祐郑和等等的故事记载在皇家史册,神明显著,流传在民间人心,处处受到隆重信仰。中国和台湾到处都有天妃庙、妈祖庙、天后宫,神的存在无须存疑。神祐善人,同时也助力皇朝完成上天赋予的历史使命。“妈祖”从人间女子成为天妃女神的真实故事,也显示给世人,在人间之人是可以修成神的。◇ ─点阅【神话故事】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预言.天象】 二个图谶 当前天象的大预言

你相信预言吗?相信预言图谶之说吗?中国有许多大预言,预言了一、二千年的朝代大事,像是《推背图》、《黄檗禅师诗》、《马前课》等等,事后验证其准确度非常惊人,这不是“神启”吗?!当下也有二个预言图谶,对应的是当前的中共。 《铁板图》这则被视为“天书”的秘传预言和图谶,最近大量流传着。〈《铁板图》预言:中共命运与亡党之君〉 的作者民欣说:“我意识到:是应该把民间流传的《铁板图》预言公诸于世的时候了。” 1951年,在民欣就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把家中秘传的《铁板图》一书拿到班上来给同学看……现在,先让我们跟着民欣的回忆,去了解当时的情况。以下引用了他的文章(有删节): 2005年夏,我(民欣)在老家看望了一位小学时的王姓同学,他是县政协委员、家乡文化站长,还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曾经受到过共产党的迫害,所以,当我向他介绍《九评共产党》和“藏字石”时,他看着照片上的“中国共产党亡”六个字说道:“该到时候了,这是天意!”然后他有点按捺不住的兴奋:“藏在我心里五十多年的大事终于有了消息!”我诧异的问道:“什么大事让您纠结了五十多年?”他向我讲述了以往的故事。 他说:“您还记得我们高小毕业的头一年──1951年吧!咱们班有个李XX同学,他父亲是个前清秀才,他家里藏有一本‘天书’名为《铁板图》。据说这是预言各个朝代最后命运的,而且预言很准,历朝历代都把它列为禁书,所以只能在民间秘密流传。有一天,李同学背着他爸把《铁板图》拿到学校,让我们几个年龄大的同学看了,当时您年纪小,就没让您看。” 我问:“是在铁板上画的图?”王说:“不是,是一本刻板印制、旧的有点发黄的纸质图书。”“那为什么叫铁板图呢?”他说:“可能是说每张图的预言都如铁板钉钉一样的已成定局,不能改变吧!” 我急切地问:“上面说了什么?”王说:“大家对别的图都不怎么在意,只注重最后一张图,据李同学他爸说这是预言中共如何灭亡的。” 他用手指在桌面上,边画边讲:“图形很简单。在两座山峰中间的山坳上空,先后飞过去4只黑颜色的鸟儿;有一只白颜色的鸟儿在右边山峰的半山腰被撞死,血溅峭壁,正向山下坠落。图画的下边写着一行字:白羽毛鸟儿撞死在山这边。”他接着说:“这幅图画说明了两点:一是中共要亡在一个被喻为‘白羽毛鸟儿 ’的头头手里,二是这个头头最后为了中共而殉葬。”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一直在琢磨,这个白羽毛鸟儿指的是谁呢?”我想了想说:“一时还想不明白,那就走着瞧吧!” 从此,我就十分关注“白羽毛鸟儿”的事。2007年底,中共“十七大”确立习近平为接班人,我一下就明白了:白字上边一个羽,不正是“习”吗?我被预言的神奇所震惊,对不知年代不知名姓的《铁板图》感到神奇莫测。 当我再次见到王同学时,《铁板图》和“白羽毛鸟儿”自然就是谈话的主题。……王说:“现在想来,当初李XX把《铁板图》从家里拿出来真是胆大,也有点莽撞!”我说:“也多亏他,要不然这个天机就得石沉大海。他也是积了大德了,所以他的事业、家庭都很顺,神给他福报!” 最后一次见到王同学那是2014年。八十多岁的他坐着轮椅,身体虽然虚弱但思维依然清晰。为了再次核实他以前说的话,我让他把《铁板图》最后一张图的内容再重复一遍,结果他的叙述和九年前完全一样。分手时他叮嘱我:到时候一定要把《铁板图》隐喻的天机写出来,让世人知道。 以上就是民欣写文章揭露《铁板图》隐喻天机的背景。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先知圣者留下的大预言,非常灵验,事后都得到准确验证。想想:几千年的大戏,凡间人谁能看到最后呢?只能说是在神的安排下才能留下灵验的大预言来。秘传的《铁板图》是否也属于其中之一呢?拭目以待!无独有偶的是,《铁板图》和“藏字石”形成了二个相佐的图谶,预言的事件是一体的两个层面。 在2002年6月,贵州境内发现“藏字石”,崩裂的巨石断面内惊现六个排列整齐的大字“中國共产党亡”!特殊的是:巨石上显现的“國”是正体字,“党”是中共制造的简体字。经过专家鉴定,这巨石上的六个大字是浑然天成的,这块巨石是500年前从拦马河谷的崖壁上坠落,落地一分为二,从此静静地卧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掌布乡桃坡村境内。 中共的专家一致认为,贵州境内掌布河谷景区“藏字石”上的字,位于距今2.7亿年左右的二叠统栖霞组深灰色岩中。“藏字石”上,至今未发现人工雕凿及其它人为加工痕迹,堪称世界级奇观,具有不可估量的地质研究价值。 笔者以为不可忽视的是这藏字石上的6个字混合著两体字体,展现重大的“神启”:“中国”是正体字,亡“党”是中共制造的简体字,展现了传统中国和共产党的对比,它们是两个概念,不是同一回事儿,传统中国和变异的共产党来源血脉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亡”显露的意思是亡党不亡国! 当前,“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已经形成四亿二千万人的三退大浪潮。从神启藏字石到三退大潮,这一切正昭示了“天意”指示的回归正统之路! “铁板图”、“藏字石”这些大预言、秘传图谶,为什么留下来呢?莫非神界慈悲于人,以此警示,让人在巨变面前选择好自己的出路!当然,信不信存于一心,出于一悟。在末世中救人于危亡是神佛莫大的慈悲! ——注 :看引文请点入阅读〈《铁板图》预言:中共命运与亡党之君──《铁板图》预言的启示〉 在大纪元三退网站上声明“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的人数已经超出四亿二千万人。这个数字目前每天以几万人增长着。 ─点阅【预言.天象】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跟我学唐诗(3A)

作者:朝晖 第三课 一、天浩浩,日融融。(一东)(选自《声律启蒙》) 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24827-C-001.m4a 注释及说明: 1. 贫对富,塞对通:塞,闭塞。表示阻隔、封闭等,读音“色”(入声)。例句: 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唐‧白居易) 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唐‧白居易) 2. 野叟:村野老人。溪童:溪边玩耍的儿童。例句: 元‧张养浩《秋日村居》:“倚松野叟清于鹤,偷果溪童捷似猿。” 3. 鬓皤:两鬓斑白。|眉绿:①指女子画眉颜色好,呈青黑色。唐‧韦庄《秦妇吟》:“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②形容远山如女子娥眉,翠黛霞披。南宋‧葛郯《念奴娇》:“一朵巫阳休怅望,且看家山眉绿。”古典近体诗中没有“鬓皤”对“眉绿”的例子,笔者原创一联云:苍山落照修眉绿,明月西风客鬓皤。 4. 浩浩:广大无际貌。《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唐‧孔颖达疏:“浩浩然,广大之旻天。”|融融:形容阳光和暖;明媚。南朝‧宋‧鲍照《采桑》诗:“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 在唐诗对仗中,叠字与叠字只要平仄相对都算工对,不一定要词性相对。比如,浩浩与融融都是形容词,但也可以与其它叠字的动词或数量词相对。南宋‧赵蕃:“飞飞望绝千山鸟,浩浩心驰万里鸥。”对句中“飞飞”是动词飞行貌。清‧弘历《过秋澜村》:“春气融融时作暖,山云片片忽韬晴。”对句中“片片”是数量词。 5. 佩剑对弯弓:弯弓,①挽弓;拉弓。西汉‧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古典近体诗中没有此例,笔者原创一联云:习武少年常佩剑,巡边老将善弯弓。 6. 芰荷:指菱叶与荷叶。《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唐‧赵嘏《忆山阳》:“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 7. 新月:原意指黄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或黄历月逢十五日新满的月亮。课文中指的是女子的纤眉形状如弯弯的月亮。 8. 万丈长虹:长虹指彩虹。“万丈长虹”借指高人雅士或壮怀激烈,或落笔诗词气象万千,犹如万丈彩虹。南宋‧陈亮《谪仙歌》:“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 二、六首押“一东”韵的古代经典唐诗 1. 偶吟 唐·白居易 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 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 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24829-C-002.m4a 注释:①野翁:山野老人(诗人自称)。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阳,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刑部尚书(正三品)致仕,这首诗也是退休后写的。②朱紫:古代高官的服色或服饰,大多为红色、紫色官服。本诗以“朱紫”借指官场。③蕙荷:蕙带(蕙草为佩带)、荷衣(荷叶为衣裳)。出自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本诗以“蕙荷”借指退隐、隐居。白居易多年于官场浮沉,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自此未再回长安,处于半退隐状态。白居易曾写诗描述在洛阳的这一段生活情况《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④方圆器:方形或圆形的(盛水)器物。比喻环境条件的限制。⑤不系舟:没有系绳于岸边的轻舟。比喻心无执著牵绊。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⑥江东:参考第一课注释。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江东多有故旧。 全诗大意:人生际遇的变化有很多种,之前是朝廷官员,现今是无羁绊的山野老翁。长久寄身于官场之中,后又逐渐抽身处于退隐状态。水因为没有情的挂碍故能让任何形状的容器盛放,轻舟因无牵绊故能乘风破浪。依然对鲈鱼、莼菜等美味佳肴感兴趣,来春或许会去一趟江东旅行(拜访故旧、品味美食)。 诗评:这首诗可以说是白居易的人生感悟,虽久寄官场,却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态。一位儒家的修行者,虽然有情在,但只要不被人情所牵绊,就能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开心地生活及修行。又如不系之轻舟,乘风破浪,航行于沧海之上。在对仗方面,以“久寄形”对“渐抽身”;“无情水”对“不系舟”,这种七言句型结构不常见,但在加强语气及传达意图时有很强烈和独特的效果,值得学习和借鉴。一般这种三字对用在句尾较多。比如,唐·李频:“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唐‧温庭筠:“屏上楼台陈后主,镜中金翠李夫人。” 尾联“犹有鲈鱼莼菜兴”好像从尘世的漩涡中解脱出来,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陆游的诗句“悠然更起扁舟兴,秋水门前五尺深。”(《病思》),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兴庆池侍宴应制 唐·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 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24830-C-003.m4a 选题说明:在《全唐诗》中有很多应制诗;燕享应制,也是古代诗人政务生涯的一部分,有很多优美的诗篇出于此类场合。这是学习唐诗、研究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部分内容。所谓的“应制”即应皇帝的旨意而制作的诗文。沈佺期的这首诗被古代文人评为应制诗的压卷之作。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音律调畅,骈丽精工,初唐压卷。” 注释:①兴庆池:初名隆庆池,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而改名。在长安城兴庆宫内,方圆数顷深数丈,两岸积翠垂杨,风送荷香,池东北方有遍植芳草名花的小洲,著名的沉香亭在其上。②澄潭:指兴庆池池水清澈,澄谧如深潭之水。③映远空:指天空的景色倒映在水中。④紫云:紫色的祥云,本诗比喻皇帝的车驾。古代传说天子出行,车驾带着紫色祥云。⑤香驾:香辇;后妃的代步工具。在唐代,皇宫内活动,皇帝如果乘车驾或马匹,后妃以步辇从。⑥汉家:本诗指大唐的皇宫内城。⑦秦地:本诗指长安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均属秦国。⑧向浦:回向池岸(行舟)。⑨分林:树林分片。⑩槿初红:木槿树红花初开。⑾横汾: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巡幸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在汾水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宴赏或其作品。景龙四年(公元710年4月),唐中宗李显“幸隆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乐。(《旧唐书‧本纪‧卷七》)”,沈佺期的这首诗就是写于当时。⑿宸游:帝王出游。⒀圣藻(音早):皇帝的诗文作品。唐中宗李显的这篇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全诗大意:兴庆池水碧绿清澄,如明镜般映照远空。皇帝与后妃的车驾到来,微风中带着清香。大唐的皇宫内城如天上宫阙;整个长安城在秦岭山脉的簇拥下,似镜中、似幻中。返棹向岸边驶去,那里萍叶已绿。古朴的宫殿在分片树林的掩映下,有红色的木槿花初开。古来令人羡慕的横汾宴赏,今天我们不仅遇到了,还赏读了皇上的优美作品。 诗评: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极为典丽,描写的角度更是出人意料之外。比如“秦地山川似镜中”,想要看到这个景色,只能是一位神仙飞到高空中,拿一面大镜子照着整个长安城及周围的山川才行。这也给我们今后的近体诗创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写景方法。全诗不仅谨守格律,而且四联均对仗。|明‧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将“天上”“镜中”影出池来,妙妙。|清‧李因培《唐诗观澜集》:“‘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写景空阔,妙在池上收纳而入。”|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句破兴庆池,次句破宴,皆带兴像。中二联,两大景、两细景分写。收侍宴应制。气象高华浑罩,与右丞(王维)同工。”|清‧张揔《唐风怀》:“汉家”二语,指点生云烟,故知妙笔自挟灵隽之气。 3.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 唐·岑参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24831-C-004.m4a 注释:①奉送:奉旨相送。②李太保:太子太保李光进,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李光弼的弟弟。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将领。太子太保为从一品,这是一个虚衔,指李光进享从一品的俸禄。③御史大夫:与渭北节度使均为正二品官职名,御史大夫是李光进在朝廷中的官衔,到地方去兼任节度使。渭北,指渭河水以北地区,治所在现今陕西省富县一带。“大夫”,表示官职,“大”读音“da4”;表示医官或医生读音“黛”。④未央宫:本诗指唐朝的皇宫。⑤登坛:节度使是很重要的地方领兵将领,在离京赴任之时要登坛祭天,举行隆重的仪式。⑥总戎:祭天后会被授予节度使的统军旌节;唐制,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面军中大旗。因此总戎也可指节度使。⑦上公:指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周成王时期,姜太公为太师,周公旦为太傅,召公奭为太保。这句是指李光进的哥哥李光弼,曾被授予太尉(正一品)兼中书令。⑧副相:御史大夫的别称。|汉司空:汉成帝时期,御史大夫也称为大司空。这一句称赞李光进。⑨关西:大散关(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以西谓关西。李光进曾经在关西一带打过仗,所以作者称赞他“弓抱关西月”。⑩旗翻:节度使为一方军政大员,因公出行有专门的仪仗队、旌旗等。“旗翻谓北风”是祝李光进此次去渭北上任,会把不正的局势或风气变正。⑾许国:报效国家。⑿荷(读音贺):承受,承担。 全诗大意:诏令出自大唐的皇宫,李光进太子太保在西郊祭坛祭天并被授予节度使的统军符节。他哥哥李光弼如西周时期三公之太保,李光进如西汉的大司空,都是威名显赫。李光进曾经在关西一带英勇作战,这一次去渭北履新,也必定能安定一方局势。他们兄弟俩都尽忠报国,天地保佑他们必定成功。 诗评:此诗气势磅礴,写出军中大将的赫赫声威。岑参不愧是善写边塞诗歌的诗人。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弓’与‘旗’皆随常景,点入‘关西’‘渭北’,便切渭北节度,而‘抱’字‘翻’字,尤使句中有力。”这是说,节度使这样的大将军披挂上马之时,肯定带着弓箭,身边还有军旗护卫队,这是常景,切合其身份。而‘抱’‘翻’二字让句子更有力度感。 清‧顾安《唐律消夏录》:此等诗缜密阔大,留以为式。高(适)、岑性情开朗,故诗皆爽健。其不至于浅薄者,以高能用折笔,岑能用添笔也。 清代卢麰、王溥编注《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通首典切庄警,只此大有功力,结笔浑莽,尤是绝尘。在此家亦为仅见。三四典切,五六尤是生隽句。“抱”“翻”二字法老厉,而“翻”字尤生动。 三、附注: 1. 据唐‧李濬《松窗杂录》援引唐《礼乐志》载:唐《礼乐志》曰:“清调、平调,房中乐遗声。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牡丹花),会花方繁开,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文中的“照夜白”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匹名马。唐朝的皇宫范围很大,唐玄宗在宫中活动时,不乘车驾或步辇,而是以名马照夜白代步。@*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每次痛到恶心?6种痛经中医皆有解

作者:一僧(新西兰九生圆中医师)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出现疼痛症状,好发于骨盆或下腹部,有时伴随背痛、腹泻与恶心等。通常在月经来潮时开始,典型症状约持续不到三天。 中医治疗特色:根据患者体质、痛经特点以及相关症状,中医师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和药膳食疗等。 六大常见痛经证型 中医辨证用药 1.气滞型痛经:疼痛好发于腹部侧面或下腹部,多为胀痛;月经血流不畅。常伴随着胸胁满闷(按:胸胁部感到胀满不适),舌质暗红,脉象多弦等现象。常见于情绪较易波动、肝气郁结型体质的人。 常用方剂:逍遥散。 2.气血虚型痛经:疼痛多为小腹绵绵作痛,并有下坠感,腹部喜温喜按(按:腹部喜欢温热的东西,疼痛因按压而减缓);月经量少、色淡。多有腰酸腿软,面色缺乏光泽,语言低微,舌淡苔薄,脉象细弱等症状。常见于平素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后致气血不足者。 常用方剂:血虚桃红四物汤,气血两虚用八珍汤加减。 3.虚寒型痛经:疼痛为腹部胀痛;月经量少,且成块而色淡。常出现小腹作冷,手脚冰冷,舌苔较白,脉象细弱等现象。常见于肾阳虚寒型体质的人(按:指体内阳气不足,容易感受到寒冷)。 常用方剂:温经汤加减。 4.血淤型痛经:经前或经期,疼痛好发于小腹,属刺痛,或拒按(按:按压时疼痛加剧);月经色紫黑有(血)块,块下痛减。其他现象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脉弦或涩。常见于气血循环较差、气虚血瘀型体质的人。 常用方剂:少腹逐瘀汤。 5.寒湿凝滞型: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或绞痛,疼痛拒按,得热痛缓;月经运行不畅,量少、色淡、夹黯块如黑豆汁。其他症状如畏寒,大便稀、软、不成形,舌边紫,舌苔白腻,有时牙龈呈暗紫色,脉沉紧。主要因久居潮湿之地,或经期前,涉水、淋雨、游泳、吃生冷食品,使寒湿客于胞宫(按:寒湿侵袭子宫),致经血因寒气而凝结,运行受阻。 常用方剂:温经汤。 6.肝肾不足型痛经:小腹作痛;月经量少、质稀、色淡。常出现腰膝酸软,疲劳乏力,头晕耳鸣,舌苔较白,脉象沉细弱等症状。主要肇因于肝肾禀赋素弱,或早婚多产、房室不节,导致肝肾亏损,(肝肾功能减退)使得行经后胞脉(按:指在胞宫上的脉络)空虚失养。 常用方剂:归肾丸加减,或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加减。 以上方剂仅供参考,中医师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缓解痛经 针灸疗法安全、有效 除了服用中药,中医师还会搭配针灸以加强疗效,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循环,平衡体内阴阳,改善器官功能,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相关症状。 针灸疗法既安全又有效,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和调配针灸的穴位;通常会综合体质、病因和症状来制定客制化的治疗方案。务必确保找合格的中医师治疗,以获取最佳疗效。 食疗舒缓痛经 中医推荐对证药膳 ★益母草煮鸡蛋:适用于所有患者。 【材料】益母草30~60克、鸡蛋1或3个(视情况而定)、红糖适量。 【作法】 1.准备适量的水,放入益母草与鸡蛋一起煮沸。 2.待鸡蛋刚熟时,剥去蛋壳,加入红糖,再煮片刻,然后可食蛋、喝汤。 注意:益母草和红糖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体质而调整。如对糖耐受不良者,可以不加糖,或改用饴糖、蜂蜜;宫寒的人,可以加入干姜、肉桂;肾虚、血虚者,可以加入熟地、当归等药材。 【功效】活血袪瘀、通经止痛。益母草性质偏凉,具有通经活络的特性,鸡蛋则有温补的特性,两者搭配食用,适用于寒热虚实的情况,既能补益身体,又不至于滞结。 ★桂圆红枣汤:适用于气血虚型患者。 【材料】桂圆肉、红枣、枸杞、水。 【作法】将桂圆肉、红枣、枸杞加水一起煮沸。每天饮用1~2次。 【功效】补气养血。 ★丹参红枣汤:主要适用于血淤型患者,血虚加血瘀型患者亦可饮用。 【材料】丹参、红枣、水。 【作法】将丹参、红枣加水煮沸。每天饮用1~2次。 【功效】丹参活血化瘀,红枣补气补血。 ★姜枣茶:主要适用于寒湿凝滞型患者。 【材料】生姜、红枣、红糖、水。 【作法】将生姜、红枣加水煮沸,然后加入红糖调味。每天饮用1~2次。 【功效】驱寒、温暖子宫以活血化瘀。 ★当归生姜羊肉汤:适用于寒湿凝滞型患者。 【材料】(2~5天的份量):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作法】 1.将当归、生姜洗净,然后切片备用。 2.羊肉先去除筋膜,放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 3.捞出羊肉,待其晾凉后,横切成大小适中的条块。 4.在洗净的砂锅内,放入羊肉条块、当归和生姜片,加入适量的清水,以大火煮至沸腾,捞掉浮沫,改以文火将羊肉炖煮至熟烂。 【功效】补血温中,驱除寒气。当归补血,生姜温经祛寒,羊肉补气血。 ★黑豆大枣汤:适用于肝肾不足型患者。 【材料】黑豆90克(浸泡12小时以上)、大枣(红枣)30克、生姜3片、水适量、红糖适量。 【作法】准备适量的水,放入(浸泡过的)黑豆、大枣和生姜,煮成粥状,加入适量红糖调味。此药膳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食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10剂。 【功效】黑豆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黑豆补肾,大枣能益气养血,生姜具有暖胃散寒的功效,搭配在一起有助于补益身体。 特别叮咛: ․食用药膳时,须留意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虑,请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糖。 预防痛经 日常自我保健七招 1. 维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以缓解恐惧和紧张心理。劳逸要相结合,平日有适度的体育锻炼,摄取适当营养,生活有规律,睡眠要充足,以增强体质。 2.注意保暖:平常要避免受凉,也就是不冒雨涉水,坐卧湿地,或下水游泳等,也不穿着过于单薄或潮湿的衣物。月经期间尤其要留意保持身体温暖。 3.避免熬夜: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确保晚上有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 4.勿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重体力劳动,适时休息,以保持充足的体力。 5.不随便服药:寒湿内盛或脾肾阳虚的人,不要服用寒性药物。而湿热内盛者,则忌吃燥热之品,如干姜、肉桂、附子。还得留意中药的止血药、收敛药,和西药的促凝血药、止血药,这些药物恐加重疼痛。 6.经期绝对避开性生活,防止感染、大出血等。 7.饮食禁忌: ․勿食用生冷或寒凉性食物:阳气虚的女性,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勿食用生冷或寒凉性食物,例如冰凉饮品;生拌凉菜、菠菜、黄瓜、荸荠、螃蟹、蚌肉、梨、西瓜、柿子、香蕉。 ․不要吃酸涩食品:(五味中的)酸性食品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造成血液涩滞,不利经血排出。因此不要吃这类食品,如酸菜、泡菜、米醋、青梅、草莓、柠檬、杨桃、樱桃、石榴、酸枣、李子、杏子等。 ․远离刺激性东西:有些患者系因湿热蕴结胞宫而引起痛经。辛辣温热的食物会增加盆腔充血和炎症,子宫肌肉恐因炎症刺激而过度收缩,从而加重痛经,最好远离刺激性东西,包括烟、烈酒、韭菜和辛辣调味品,如大蒜、辣椒、胡椒等。◇ .痛经让她死去活来 中医1款简单药茶就解除 .痛经凶手是子宫肌腺瘤?医师告诉你怎样治疗 .月经第一天超级痛?3大穴位 快速缓解经痛 责任编辑:王晓明

冬至知多少?冬至文化典故与民俗集锦

作者:容乃加 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将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大殿正中的匾额上,奏报“一元之始”的讯息,这是元明清三代敬仰的“初岁”胜景,蕴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 “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一些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冬至”一词具有哪些涵义呢? 古书说冬至有三个意思:“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都指出“冬至”这一天,远离北半球的太阳开始回归了,此时也是天地间阴气消、阳气长的转捩点。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其实最早的历法中,冬至即新年元旦。上古历法以“(黄历)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历法周期的起点)”,起初的历法就是以冬至日为元旦制定的。到了周朝、秦朝,也是以冬至那个月份为正月。后来汉武帝改太初历之后,以寅月为正月,然而某些历史悠久的城邑还留下了这种冬至过年的民俗。 汉朝时,冬至日偃兵息鼓,朝廷停止议政,官府不听事,举行岁终大祭,地方小吏和民间都放假宴饮送冬。冬至关边关,所以人们要赶在冬至前返乡。宋朝人是以过年的心情过冬至,他们家家户户都拿出积蓄备办新衣新帽,互相祝贺,聚会玩乐,市场热闹无比。这样的习俗流传到明清,苏州(吴中)一带还保有这种民俗。 《史记》中称冬至为“初岁”,也反映了上古以“冬至”为一年之始的历法和民间的风俗。 “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 《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日冬至,阳气至,始动”,即夏朝时人已经观察到了冬至阳气生的现象。 “日冬至,阳气至”是一种玄虚的概念吗?不是的,这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甚至可以“捕捉到”的节气现象。那么古人怎样掌握冬至的“一阳之气”?有一种具体的作法称为“候气”。 候气之法,是在三层墙围的密室内,用律吕管添上极为轻盈的芦苇灰来感应天地四时之气。《后汉书》说“律气(*节气)应则灰除”。《朱子语类》说:“今治历家用律吕候气,其法最精。气之至也,分寸不差,便是这气都在地中透上来。如十一月冬至,黄钟管距地九寸,以葭灰(芦苇灰)实其中,(冬)至之日,气至灰去,晷刻不差。”就是说,以候气法测得地下阳气冲出黄钟管内的芦苇灰之时,就是精准的冬至时分。 冬至“一元复始”象征什么意义? 《易经》以冬至为“一元复始”的标志。冬至月对应〈复〉卦,卦象为坤上雷下,雷藏地下之象。〈复〉卦六爻中,一阳爻在下,五阴爻在上,为冬至“一阳生”的现象,此后,阳气将日渐回复,阴气则日渐消退,这就是〈复〉卦所显现的“一元复始”的含意。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说:“冬至阳爻起初,故曰复。”冬至日阴阳循环返回起点,寓意天地间又到了万象更新的起点,故而说“一元复始”,应合上古历法以冬至为新年的人文意义,彰显天人合一之象。 为什么在冬至祭祖? 冬至祭神祭祖源远流长。在三千年前,周公测得日影最长的日子是冬至日、最短是夏至日。冬至时,天子率百官举行大祭,祭祀天神、地神、祖先和八神(称八蜡、八腊),隆重盛大。《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当时的礼仪“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隆重盛大的歌舞仪典,祭祀天神赐予人们的庇祐。历朝历代都敬慎地承袭着这种礼制。 地方官则祭祀土地神社,家家户户祭神、祭祖。冬至一早,先在大厅敬神明、拜祖先。供上甜汤圆、咸年糕等,并配上其它丰盛的菜肴。普天下怀着敬畏感恩之心,举行隆重的祭祀过冬至,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年。 为何在冬至夜“补冬”? 冬天“养藏”是中国最古的医书《黄帝内经》留下来的,合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养生方法。现在大家都熟悉用药膳“补冬”,那么最早的“补帖”是怎么来的呢?传说那是东汉时,医圣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留下来的“处方”。 东汉末年世局非常动乱,瘟疫大流行。张仲景从朝廷告老还乡回到河南,日夜忙于为乡民医病。他怜悯贫穷的乡民挺不住寒冬,两只耳朵都冻烂了,于是研制出了一道药膳——“祛寒娇耳汤”,帮他们“安耳朵”。“娇耳”是包着袪寒药材和羊肉的“饺儿”。从冬至日到过年期间,他让徒弟搭了棚子,架上大锅煮“祛寒娇耳汤”施食给穷人,留下了“补冬”的一种作法。 冬至的代表食俗是什么? 人们会在冬至夜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鸡鸭药膳炖汤、桂圆甜米糕等来“补冬”。冬至夜吃汤圆,吃水饺和馄饨都是普遍的食俗。南方的冬至饮食习俗以汤圆为代表。类似汤圆这种糯米作食物自古以来就受人喜爱。《清稗类钞》一书中,华夏古人早就知道汤圆的美味,一年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吃。乾隆帝的《元宵联句》提及汤圆“道古传荆楚,而今满市城”,就说民间吃汤圆的风俗早在南北朝时的荆楚一带就有。 汤圆又叫汤团、团子、浮圆子、丸子,古称牢丸、牢九等等。不管哪种称法,汤圆都是圆圆满满的,象征天与太阳。冬至一元复始,阳气生,所以吃汤圆庆贺,同时寓意年终团聚。南方沿海地区的人,喜欢来碗红、白汤圆,象征阴阳交泰,万物欣欣向荣。 宋朝人在元宵吃汤圆(周必大有诗描述“元宵煮浮圆子”),在过冬至时则多食馄饨。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提及冬至节俗:“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也提到:祭祀以馄饨祭祀祖先。吃馄饨表示祝贺初生、新生的意义,取用形音义三层的内涵。“馄饨”一词和“混沌”谐音,而馄饨以薄薄的白面皮包着一团馅,形像天地浑沌之象。传说冬至吃馄饨的意义是纪念中华始祖盘古在“混沌”中诞生,也祝贺新岁的开始。 北方冬至的食俗是吃饺子。饺子在明代之前也称为“馄”,而且馄饨和饺子的材料和做法都很类似。所以,冬至吃馄饨、饺子,可能有着同样的来源,民俗因时因地而有异。“饺子”又与“交子(月)”谐音,冬至吃饺子表现迎新岁的象征。 为何俗谚说“吃过冬至圆长一岁”? 一般公认吃过年夜饭过了年才长一岁。为何“吃过冬至圆长一岁”的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久远?其实关键就在于星移岁转,时间改变了“年”的“定位”。 本文前部已经提到,上古的历法制定之初是以冬至为新岁的起点。所以冬至夜“吃过冬至圆长一岁”就是顺理成章的说法。到了汉武帝时,沿用的历法已经和天象出现了明显的误差,于是校正历法,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时颁布太初历。太初历以寅月(立春之月)为正月,冬至则成了冬至节、亚岁、冬节。这时说“吃过冬至圆长一岁”,反映了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一个不变的事实——冬至日始终是天地间阴阳循环“一元复始”的起点。 冬至除了食俗还有什么特色民俗? 冬至有个很暖心的民俗——为翁姑“献袜履”。媳妇们在冬至送鞋送袜给公公婆婆(舅姑、翁姑),祝颂长辈冬至迎福纳祥,长命百岁,对应冬至时阳光达极致的意义。送的鞋袜是媳妇亲手绣制的,不仅讲究实用保暖,还讲究造型和图案花样美观,鞋面宛若一幅赏心悦目的刺绣画。媳妇一手好手艺、一颗体贴的心带给家中长辈温暖的慰藉。 中华民族的先哲们体悟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先河。他们不仅仅记载冬至节气的物候,而且深入观天象,应合人事,留给后代丰厚的文化养分和精神启发。今天的我们,若能阐扬古人效法天地自然和崇敬神佛的精神,当也能让生活渐渐回归正道。@*#◇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听喇嘛讲故事 艺术家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文/宋宝蓝 编译 这则寓言故事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俄罗斯著名的艺术家弗拉基米尔‧维索斯基(Владимир Высоцкий,1938—1980年)从西藏喇嘛处听来的,题名就叫“一个小恶”。 这是讲述一个从不喝酒的商人,破了一次戒,使一个小过演变成大恶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商人远走他乡。有一天,忽然天降大雪,到处一片迷茫。看着眼前白茫茫的世界,没有太阳,他难以分辨东西南北,孤身一人,迷失在白茫茫的大雪中。 他越走越觉得寒冷,越走越想起家里的温暖,家里有漂亮的妻子,有可爱的孩子,都在等着他回家呢。 他幻想着拥抱孩子的画面,幻想着和妻子围守夜炉,享受着恬淡的静谧。可是,当他从幻想中回到眼下的现实,他无法摆脱寒冷的禁锢。大喊一声,跪在地上,祈求上天怜悯,带他走出迷路。 这时一只乌鸦诡异地叫了一声,随即掠过他的头顶。他跪在地上,束手无措。他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因为他寒冷,他的意识也越来越游离。 此时此刻,外面白茫茫的世界像是他心灵的倒影。这是一个迷途者的绝望。四周陷入了一片死寂,令人悚然地诡异。 忽然传来一阵踏雪声,从远处走来一个艳丽的女子,她的妖艳,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得诡恶。 商人听到踏雪声,发出虚弱无力的声音:“嘿,救救我。你能听到我的呼声吗?请救救我。” 女子蹲下来,对他说:“我的小屋离这不远,我可以帮助你,但你需要为我做些事。” 男子急切地问:“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救了我。” 女子说:“我可以让你进入我的小屋子。但是作为回报,你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男子连想都没想,就忙说:“好的,好的。” 于是女子把男子带进她的小屋子里,屋里烧着火炉,把整个屋子熏得暖暖的。 男子浑身颤抖着,哆嗦不停,刚踏进屋子里,就赶紧走到火炉前迫不及待地取暖。 女子居高临下,看着蹲在火炉前的男子,说:“作为回报,你要从这三件事中选一个去完成。第一,和我共睡一张床;第二,和我一起喝酒;第三,去羊圈宰杀一只羊当作晚餐。” 男子反问:“你到底是谁?” 女子冷冷地说:“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这三个问题,你选哪一个?” 男子说:“我不能和你一起睡,我已经结婚了,家里有妻子和孩子。酒,我也不选,我从来不喝酒。还剩下什么?” 女子递给他一把斧头,让他去宰羊。 男子来到羊圈,发现那儿只有一只小羊羔。看着小羊可怜的眼睛,男子实在下不了手。从小到大,他从来不敢杀活的小动物。于是停顿了一下,就转身离开了。 男子回到小屋里,对女子说:“我下不了手杀羊。我想,还是破一回戒,和你一起喝酒吧。” 对妻子不忠,宰杀羔羊,对于这个商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根本做不到。索性坐到餐桌前,端起酒杯陪女子喝起来。 起初,商人心想:喝酒只是个小过,不会比欺骗妻子,宰杀羔羊还要大吧。 当烈酒一杯一杯地下肚后,商人的眼神变得越来越迷离。清醒的神智,守护的初心,彻底被酒精打败了,他醉得东倒西歪,无法再控制自己。 这时,女子露出了妖魅之态,说:“我要睡觉了。”转身向床榻走去。 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商人醉眼朦胧地,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最终他倒在床上,做出了对妻子不忠之事。又在酒精的作用下,变得冷酷无情,他举起斧头直奔羊圈,随之传来羔羊的惨叫声。 商人的本性并不恶,他本不想成为背叛妻子,杀羊之人,没想到只是破了一回戒,失去理性后便一错再错。 *** 维索斯基长期患有酒瘾,一直为此所苦。那天无意间,他听了喇嘛讲的这个故事,从此之后他试着戒掉了酒瘾,并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再碰酒精。在戒酒期间,他的事业线出乎意料地扶摇直上,出现了传奇的黄金“清醒期”。 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于创作剧本、写词谱曲、拍摄影片,还荣获国家级勋章。这则短小的寓言无意间闯入了维索斯基的心里。他开始清醒地守护自己的良知,在此基础上,意外地突破了创作上的瓶颈,迎来了他艺术生涯的巅峰时代。@*# 责任编辑:王愉悦

古代这些高官出仕前皆梦得神示

文/刘晓 人世间不仅寿命长短,而且功名利禄也都在人出生那一刻就定好,一切的安排亦由前世的因果所定。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虽然命运早有安排,但因为今生有了大的德行或造了大业,使命运得以改变,或延寿或减寿,或发了财、当了官或失财、失禄命。对此,古籍中也有记载。 在世间,那些当了高官、生意做得很大、生活十分幸福的人中,一些人还会提前得到神示,这也说明他们来头非同一般。但他们的命运真的完全与神示相符吗?我们看三个故事。 明朝宰相杨廷和两梦天门开 历仕明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的杨廷和,是武宗和世宗初期时的首辅,也就是宰相。他为官清正,虽“位及人臣,而居处同于寒素”(指居所简单朴素)。 杨廷和1459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四岁即知声律,七岁时每日读书数卷。十二岁时乡试就考中了举人,名动一方。 在少时的某一天,杨廷和梦见天门大开,遥望天门旁的柱子上写着:“际昌时而公显。”意思是当明朝中兴时,杨公的地位也将非常显赫。 果不其然,杨廷和十二岁中举后,十九岁就考中进士,授官翰林检讨。明孝宗时成为皇太子朱厚照(明武宗)的讲读。武宗即位后,先后拜东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1512年成为首辅。 武宗驾崩后,杨廷和设计除掉了祸乱朝政的平虏伯江彬,迎立武宗从弟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也就是嘉靖帝。在世宗未到京师时,他总揽朝政共三十八天,革除武宗朝弊政,受到朝廷内外称赞。后世赞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甚至将其与名震一时的西汉周勃、北宋韩琦两位宰相相提并论。 世宗即位后,杨廷和被加授为左柱国。后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之意不合,罢官回到故里。1528年被削职为民,次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明穆宗时复官,追赠太保,谥号“文忠”。 有意思的是在他去世前,再次梦到天门大开,有两个人举着幡引导着他离去。随后,他就离世了。从杨廷和的两次梦见天门开来看,他乃是天人下凡,来世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使命吧。 神人示严讷禄位 严讷,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历任太常寺少卿、礼部左、右侍郎、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他辅助内阁首辅徐阶,匡正严嵩任首辅时污浊的吏治。 《明史‧严讷传》记述严讷在出掌吏部时,为扭转严嵩造成的“吏道污杂”局面,与同僚约法三章:一、谈公事到吏部衙门,不得到他的私宅;二、慎重选择吏部的中层官员——郎中、主事,杜绝开后门通路子,用当时的话表述,就是“务抑奔竞”;三、选拔人才不要拘泥于资格,即使是州县小吏,只要政绩优异,应该破格提升。 在徐阶的支持、严讷的努力下,吏治焕然一新。严讷深有感触地说:“吏部尚书与内阁首辅必须同心同德,事情才办得好,我掌管吏部两年,适逢徐阶主持内阁,大力支持,办事才得心应手。” 1565年,严讷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第二年,世宗驾崩,他不再复出,在家中奉养老父老母。1584年去世,享寿七十四,赠少保,谥文靖。 早在严讷踏入仕途时,就梦见一位神仙向他展示两张纸,一张纸上写着“文正”,并说“此以授华亭徐相公”;另一张纸上写着“文清”,说“以授相公”。华亭徐相公就是徐阶,去世后谥“文贞”,“贞”可以解释为“正”。而严讷去世后谥“文靖”,笔画与“文清”相近。神仙应该是提前告诉严讷,他是在徐阶主持朝政时成为重臣的,二人同心辅政。梦中神示果然不虚。 没有做到神示高官的陈轩 宋徽宗时有一位龙图阁直学士,名叫陈轩,字元舆,福建建阳人。据《宋史》记载,陈轩84岁去世,在任期间敢于直言,经常上书指出朝政弊端,且多次规劝宋徽宗要清净为政,效仿汉文帝、汉景帝躬行节俭。 陈轩在未科举及第时,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来到一处官府,官府前有两扇高门,门上各有一块写着字的金色匾额。一块写的是“左丞陈轩”,一块写的是“右丞黄履”。似乎是上天通过这种方式告知他未来的仕途。 后来,陈轩在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的科举考试中,以第二名进士及第,先后做过平江节度推官、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侍读,最终官运停在了龙图阁直学士,而同为嘉佑年间进士的黄履,则如梦所示,在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自己的官运与神示不同,而黄履却丝毫不差呢? 陈轩到晚年才终于想明白了,他对几个儿子说:“我从平民入仕,平生不作欺心事,今日的官位与梦中不相符合,我想缘由是这个。我在杭州任太守时,有一个达官贵人对一个老兵十分恼怒,就将他押送到官府,希望可以杖责他。这个老兵有七十多岁,按照国法是不可以杖责的,所以我同意他的家人花钱赎罪。但是那个达官贵人知道后,写信来指责我。不得已,我命人将老兵叫回,下令杖责他。老兵当即死于杖下。这件事已经过去二十年了,我总是为此内疚、自责。违反国法徇情杀人,才遭到了天谴,所以官位才不显。你们要以此为鉴啊。” 陈轩做梦时还是宋仁宗时期,当时的左右丞还只是表示级别的寄禄官,并不是职务名称,到后来才成为掌握政府大权的具体职务官名。然而,这些事情,在天上是早已知晓了。 三名高官的故事告诉后人,禄命前定,但虽然前定,如果做了损德之事,福分也会被削减的。这是否可以给当下大陆那些做了不少坏事的高官们以警示呢?也就是说,当他们的福分消耗完后,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参考资料:《涌幢小品》《巢林笔谈》@*#◇ 责任编辑:王愉悦

华盛顿将军系列之二十七 21岁的外交信使 英殖民地士兵乔治

作者:宋闱闱 土地丈量需要精确的测量、绘图和计算技能,得益于乔治‧华盛顿活学活用的几何课。在保存下来的华盛顿的历史资料中,记录了作为土地测量员的华盛顿曾经在弗吉尼亚的山谷旷野中,完成了199次土地测量。华盛顿亲手绘的测量地图,他在战争年代手绘的地形图,至今留存于世。 值得我们提一笔的是,库尔佩珀郡(Culperpel County),这是身为测量员的华盛顿工作过的地点,也是日后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情报系统的代号,库尔珀组(Culper Ring)是由华盛顿将军和他麾下的本杰明‧塔尔梅奇少校(Major Benjamin Tallmadge)所创立的。这是一段峥嵘岁月,可歌可泣。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美国制度、美国文化,追本溯源,都能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弗吉尼亚州。重温这段历史,华盛顿不是一个老古董,他的生活内容,一切情感,都与今天的我们毫无违和感。 同样,不幸的事情在乔治‧华盛顿的生活中继续发生。哥哥劳伦斯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这在18世纪是夺命之症。劳伦斯曾经航海回到英国,去寻求最佳治疗。回到北美之后,华盛顿曾经陪伴哥哥去西弗吉尼亚州的温泉旅馆疗养。在疗养期间,这对难兄难弟也没能太平。劳伦斯的病情加重,而乔治一度染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却得以痊愈,只是鼻子上留下了斑点。但是,哥哥劳伦斯没有他这么幸运、这么结实。1752年夏天,风华正茂、前途一片大好的劳伦斯‧华盛顿步入了父亲英年早逝的后尘,年仅34岁。他走后,亡妻为了摆脱丈夫和孩子早逝的环境,很快改嫁到另一个名门望族。劳伦斯生前将乔治作为顺位的遗产继承人,就此,乔治继承了弗农山庄和周边全部地产。同时,乔治也继承了劳伦斯弗吉尼亚州民兵首长的职位。 劳伦斯对于华盛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劳伦斯和妻子一起生育过四个孩子,都没能养大。在这样的痛苦中,夫妻俩怀有的父母之爱,很自然地,移情给了这个招人疼的小少年。而除了血缘所形成的紧密纽带,劳伦斯的一生,更可以视为乔治人生道路的奠基石。他有生之年的努力,地产、财富的积累,与贵族小姐联姻的身份跃层,这一切都是为乔治的人生开创前景,包括劳伦斯精心扩建的弗农山庄(Mount Vernon),也是日后的乔治‧华盛顿生命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这里值得说一说的,还有费尔法克斯勋爵(Lord Fairfax)家族。随着劳伦斯的过世,亡妻改嫁,没有血脉后裔存活,看起来,华盛顿家和费尔法克斯家族的关系,就此中断。而实质上,费尔法克斯家族对乔治‧华盛顿的支持,一直结实地延续了下去。因为费尔法克斯家族的推荐,当时的弗吉尼亚的州长得以重用华盛顿,由此掀起了七年法印战争。 在当时的北美大地上,法国建立的殖民地“新法兰西”,地域面积极为辽阔,占据了加拿大、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富饶土地和大河流域。作为当时欧洲版图上的头号霸主,法兰西帝国对新移民的条件是,政府规定定居新法兰西的移民,必须是天主教徒,这就相对限制了移民来这里的热情。这一点就不像英殖民地,来到北美的都是被迫害的新教徒,别无选择地要在这片新大陆生息,建立教堂,繁衍后代,如此局面持续上百年下来,英属殖民地新移民的人数,已经远远地多过了法属新移民。 相比英国清教徒热衷占有土地,法国人更加热衷商业贸易。北美土地肥沃,植被丰茂,河流深稳,浩瀚的大湖区,丰富的物产,腌制风干后的鱼类,猎杀动物后皮毛制成的皮草,这些货物运回欧洲,全都是金闪闪的金币呀!他们来去自由,贸易自由,“新法兰西”对于法国人更像是生意、是假期,度假嘛,心情松弛,满面堆笑,待人友好。 而且,法国人本来就是爱音乐、爱社交的族群,天性里的浪漫使得他们和印地安原住民的关系也没那么恶劣,不像英国人那么急于驯化原住民,急于纠正他们种玉米、使用冷兵器弓箭(印地安人将火药、枪炮这一类会制造恐怖声音的兵器,视为异端)、草药等等这些看起来很不开化的生活习性,纠正他们归顺上帝;而法国人则更愿意学习印地安人的文化和习俗,和他们围着篝火一起拍打着手鼓,唱歌起舞。法国人在自己的领地上依然遵循印地安人的习俗,把圈好的领地依然叫做“猎场”,对河流、山川的地名,尽量地遵循印地安人的命名习惯。在昔日的猎场内,印地安人照样狩猎,还保留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被破坏的美好幻觉。法国人的彬彬有礼还包括猎场内​​发动军事行动,或者大型活动,都会先向印地安人预先通报,礼节十足。总之,和大英帝国的高人一等的、矜持的绅士作派完全相反。 英国人划分区域都是用郡(county),这些郡,取名都是十足的帝国风,什么伊丽莎白(Elizabeth)、艾塞克斯(Essex)、费尔法克斯(Fairfax)等等,都以大英帝国的女王和贵族头衔命名。人家印地安人从来没见过大英帝国的真正模样,自己熟悉的山河、树林、河流、猎场,都被取上这些富丽堂皇的名字,你就说说那憋屈心情吧。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英国和法国是世仇,祖祖辈辈你推我搡,积怨甚深,而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新大陆,各自频繁圈地。在18世纪上半叶,还能在辽阔的北美大地上,各圈各的,而到了后半叶,则越圈越近了。尤其是英属殖民地,飞速增长的人口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为了地盘的所属权,英法双方开始短兵相接,摩擦不断,而原住民印地安部落,也卷入其中,根据他们部落的具体的恩仇,选择站队,而每一次烽火熄灭战争结束时,都证明了他们的选择错误、站队错误。没办法,原始文明和先进文明,总是要冲突的。也会在特定的背景和天象之下,分出胜负。 话说回来。当时的弗吉尼亚州长,Robert Dinwwiddie,需要一个可靠的信使,代表大英帝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官方信使,去有争议地段送信,表达大英帝国的态度和立场。经由费尔法克斯家族的推荐,21岁的小伙子乔治‧华盛顿出现在州长面前。可靠的家庭背景,土地测量员的工作经历,野外生存经验丰富,高大沉静的小伙子,公认的人品,谦虚和勇敢,还有第一贵族费尔法克斯家的背书,还有谁比乔治‧华盛顿更适合成为这个信使呢? 点阅【华盛顿将军系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李乐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