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1월 23日 ( 토요일 )

大陆银行员工现状 新人留不住 老人扛不住

(大纪元记者方晓综合报导)在大陆,一般认为银行是“金饭碗”,薪资高、工作稳定。但是近年来,吐槽银行工作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日前,描述银行员工凄凉现状的文章再引关注。

银行新老员工的凄凉现状

5月14日(周二),“金融圈小大佬”发文《银行员工的凄凉现状,新人留不住,老人扛不住》。

认证为投资人的大V“金融圈小大佬”自我介绍称:他是一个经验丰富、业务全面的90后银行小哥。

他在文章中表示,他就是“扛不住”大军中的一员,无处话凄凉,只能通过文字把思绪表达出来。周一上午,一大早刚坐到工位上,就有一位新员工带着离职清单来找我,准备9月份去读研究生,现在要赶紧走完离职流程。

新员工是前两年毕业的大学生,才在银行工作两年不到,决定读研究生,把自己的学历拔高,三年以后再次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找一份稍微好一点的工作。

银行业这几年正处于困顿期,一线员工的业绩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而且,收入和付出难以成正比,大概率是几项熟悉的业务反复做,新员工学不到太多的新技能,找个机会避开低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银行里的年轻员工都有自己的考量。大致分为三类,一部分人继续深造,考上了研究生就去读书;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考公或者考教师编,上岸了就辞职,没上岸就一直边上班边准备。

而银行的老人面临扛不住的问题。年轻人马不停蹄地离开,对一线网点的正常轮转,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银行的岗位比较特殊,招聘的流程也很冗长。非国有银行除了校园招聘,还可以随时社招,补充员工的速度相对较快。

国有银行一年最多就两场招聘会,分别是春招和秋招,而且招聘人数还要经过层层审批。而员工的离职,一般集中在过年前后和暑假期间。再缺人也得自己内部克服。

年轻人可以离职,老员工只能默默忍受,把没做完的活接过来,延长工作时间。银行里的事务性工作,必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下不了班。老员工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规定动作,真的要扛不住了。

银行基层员工和支行领导均吐槽压力大

近年来,银行从业者不断吐槽,在银行工作压力无处不在。

去年,《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多名银行人员,试图还原最真实的从业者形象。

在银行柜台干了几年的李佳转岗了,去做了理财经理。李佳说,虽然底薪下降了,但是去拿存款做销售的时间更多了,提成也会更多。

在李佳看来,“现在银行的趋势是全员营销,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的任务就会拿来做全员营销。美其名曰‘全员营销’,其实就是压力传导。每一级都将自己完不成的指标分级拆解,分派给其他人。即使你的本职工作是个人理财,在全员营销的浪潮下,也会让你去负责对公开户。”

在股份行工作的张高(化名)在行里负责对公业务,他说,“这两年业务都挺难做的。一些国有行还可以通过普惠贷款,或者承接大项目,来完成对公业绩。但这些筹码股份行都没有,只能通过服务赢得客户。”

基层员工如此,曾作为支行领导的陈俊(化名)也有对压力的吐槽。

陈俊曾任国有行华北区某市分行个金部负责人,分管个金条线;也曾任支行分管个金行长多年,业绩垫底的支行到了陈俊手里也能变成业绩第一。但2022年他辞职了。

陈俊透露,每个岗位都要面对不同的压力,只是压力的点不同。压力排解不出来,很容易生病,他身边就有一些同事得了抑郁症,甚至躁狂症。

陈俊说,对于银行员工来说,业绩压力是循环往复的。一年到头都在“冲刺”。

对于自己从银行离职的原因,陈俊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议太多,感觉自己身心俱疲。有一段时间我们开会,每天晚上大概从五六点钟开始开会,晚上没有晚餐,也没有吃晚餐的时间。督导会一直开到晚上九点多,每天晚上如此,这种状态贯穿整个开门红阶段。开会开到人已经要崩溃了。”

新员工入职一年多 快抑郁了

北京语言大学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麒鉴说财经”去年7月发表文章表示,其朋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进了银行,但进了银行以后一直压力太大,情况并不好。

“从开始时的做噩梦,到睡不醒,特别疲惫精神极差;再然后就是感觉浑身不舒服;然后开始习惯性地咬牙和叹气;再后来已经开始心悸、心跳加快,然后已经不愿意与人交往,一个原来阳光帅气的男孩变得快抑郁了。”

文章说,其朋友特别心疼儿子,又不知道怎么办?毕竟好不容易考入大家羡慕的银行职业,真的要辞职离开吗?朋友陷入矛盾和无奈之中。

责任编辑:林琮文#

spot_img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