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莎贝尔.费欧沙( Isabelle Filliozat,心理治疗师、情感教育专家),译者: 周昭均
编者按: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一直遇到失望这个问题。在试着尽可能不让孩子失望的“纵容派”和常让孩子失望的“权威派”之间,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抵抗诱惑
在《EQ》一书中,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引述了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对四岁小孩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员向孩子提议:“你待在这个房间里。那个盒子里有一颗棉花糖,你可以现在吃,但就只能吃一颗。或是你等到我买菜回来,我给你两颗糖。”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在实验人员一离开后就扑向糖果。三分之二的孩子等到他回来,得到了两颗糖。这项实验在史丹佛大学的幼儿园进行,因此能在孩子往后的求学阶段持续追踪。
十二到十四年后,冲动行事者和其他人之间的心理与社会层面差异相当可观。当初抵抗了诱惑的人更自信、坚定、有效率,也更能克服障碍。面对疑惑、恐惧和失败时,他们比较坚强;他们的抗压性更高,即使遭遇困难,也知道如何追随自己的目标。
马上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心理素质比较混乱。他们比较固执、犹豫不决,避免与他人接触,当事情不如他们之意时很容易感到不满,也更常在遇到困难时放弃。
吸毒者和犯罪者尤其是难以承受失望的人。他们的渴望只要遇上一点点阻碍,就像是经历了严重的冒犯。
能处理失望、延宕满足、让未来重于现在,是获得幸福的能力中基本的元素。它对于实现生命中的计划及维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都很有帮助。
孩子如何学会处理失望?
故意让他失望注定会失败。任婴儿哭不管他、拒绝抱他、不给大一点的孩子拥抱或礼物,这些是过去的父母为了不“宠坏孩子”和教他们学习失望而使用的策略。然而这些方法都已被证明无效。
孩子会因此发展出一种对失望的特殊感受力,所有对于冲动的延宕满足都会变得无法忍受。欠缺产生了焦虑,而孩子会试着用依赖(酒精、药物、香烟、伴侣、冲动行为)来控制焦虑,他也/或会让自己变强硬,学会否认自己的需求。
看见我依孩子的要求喂奶,回应他们的需求,拒绝让他们独自在房间里哭,有些人认定我们会把孩子变成懦弱、无法处理失望的人。事实上,我发现两个孩子都能很有效地处理失望,甚至是用以他们年纪来说相当令人讶异的方法。
我们选定了星期六,也告知了亲朋好友。绝不能让祖母或叔叔过度地诱惑他们。如果他们在其他日子收到糖果,我们会建议他们留到星期六吃。如果他们还是吃了,就随他们去,他们知道我不高兴。一般来说,这就足以限制他们吃太多糖果。我只会表达我不赞成,但不会处罚也不会骂他们。他们知道不必“服从”我,但这是我们之间订下的约定。
通常,玛歌收到糖果时会交给我“保管到星期六”。有时候,我会看到她急急忙忙地把糖果放进嘴里,或是冲进房间把糖果藏在某个角落。跟这段重要的学习过程相比,偷吃一两颗糖果是无关紧要的。不过,她必须觉得自己有选择吃糖果或保留下来的自由。否则,对她来说,失望会像是外人强加给她的!
即使是两岁半的阿德里安,也会小心地把某位保姆给他的三颗糖果藏到下星期六。另一次,他也成功地在回家的车上一路留着餐厅送他的棒棒糖,而且跟姊姊一样,在回到家后交给我保管。不过,星期六(四天后)起床时,他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我的棒棒糖。”
(网站专文)
责任编辑: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