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风雨飘摇之际,中共对国人不愿意花钱、不买房不投资、不给党的GDP成长做积极的贡献,而是把钱存在银行的储蓄行为非常的不满。而一些媒体也顺水推舟,推出了一个颇为费解的字眼,说中国年轻人是在“报复性地存钱”。存钱怎么会是不理性、报复性的行为呢?国人会这么喜欢报复吗?国人有很强的报复性人格吗?如果真的在报复,中国的年轻人又在报复谁呢?
某财经频道指出,在中国年轻人之间“报复性存钱”已成为一种趋势。近两年,中国社群媒体上许多与储蓄相关的话题标签先后被创造出来,例如“存钱大作战”“存钱打卡”“存金豆”等等。中国近年来还兴起一种社交文化,就是有人在社群媒体上寻找“存钱搭子”。 “搭子”是指在某领域有共同兴趣的伙伴,结伴进行某类活动。他们在网路上组成了一个储蓄圈,确保成员坚持自己的目标;节约措施还包括在社区食堂就餐,而这些食堂价格相对便宜、通常是为老年人开的。
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年轻人有一种报复性储蓄心理”,认为中国年轻人的信心已经消失,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繁荣景象才能让放心地进行报复性消费。也有观点说中国年轻人信心消失不假,但说他们的储蓄行为是“报复”则有失公允。
疫情大流行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涌现了“报复性消费”的热潮,然而在中国却出现了相反的景象,年轻人们开始流行所谓的“报复性存钱”,为每月设定相当高的储蓄目标。显然,经济无法走出阴霾、房地产市场崩跌、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青年失业率飙升,让中国民众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年轻人,对青年失业率飙升感同身受,所以此时中国年轻人没有像各国同龄人那样有冲动的消费,而是疯狂的储蓄,这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也非常理性的事,根本没有什么不理性的疯狂和报复的心理。中国年轻人呢,看来也没有想特别的报复谁,他们如果想报复谁,也应该是对中共当局报复;但到如今为主,他们还是以躺平为主、高举白纸而已。准确地说,中国年轻人只是对中国经济没信心,对中共国的前途没信心,他们只是在开始自救、在努力地自保而已。
台湾四年前疫情扩散、不能出国观光时,也流行过“报复性”(retaliatory)旅游的说法。而当时除了报复性旅游,还有报复性大吃一餐、报复性消费、报复性刷卡、报复性睡大觉、报复性塞车,甚至还有公交车上的年轻人说要“报复性恋爱”!就是说,真正的报复性行为,都是花钱、耗费、消费,没有与之相反的节制、冷静、存钱。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看,在正常社会,没有什么“报复性存钱”,但确实有所谓的“报复性消费”。所谓的“报复性消费”(Retaliatory consumption),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它确实是有的,是指的在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或什么样的场合,因为人们的消费需求被限制、消费的欲望被压抑了,而一旦情况改变、限制放开之后,人们就放开欲望、进行疯狂的、比以前更夸张的消费的行为。(推荐阅读:中国大学生找工难 分析:比想像的还惨)
中共病毒、武汉瘟疫之后,中共不得不放开清零锁国,曾经企望于经济能够尽快地恢复,中国的消费者会“报复性”的大肆消费、让中国经济尽快地走出泥潭。但令中南海非常失望的是,放开之后,人们不闷在家里了,也纷纷地出来活动,但“报复性消费”却没有出现,中国经济也一直一蹶不振,直到今天的悲惨境地。
美国人不太有什么“报复性消费”,而更多的是“补偿性消费”,就是人们经历抑郁和困难之后,通过犒劳犒劳自己、用购物的方式减压、改善心情的这样一种消费行为。这种行为在女性,尤其是失恋、愤怒、挫折之后的女性更为常见。补偿性消费中的“补偿”,是补偿自己,花自己的钱去平复自己的情绪;而“报复”呢,如果是花别人的钱,花丈夫的钱、负心汉的钱,还说得过去,花自己的钱报复自己?这可不大说得过去。
但是呢,补偿性消费可能往往是有后果的,就是产生大量的“买家悔恨”。买家悔恨(buyer’s remorse)的意思,就是购买后感到后悔或焦虑的感觉。比方说,对于购屋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后悔买了房子;购屋者在搬入后认为自己多付了钱或不喜欢这个地方,他们可能会感到悔恨。本来想透过购物犒赏自己、减少忧郁的人们,可能因为花了太多的钱、欠了更多的债,不仅没有减低忧郁、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忧郁。
不管是补偿还是报复,这种消费行为都因复仇、出气、解决心中忿忿不平而起,所以都是不理性和不明智的。这样的“报复性”心理,对传统和祥和的社会,都会有不好的影响,都远离了我们温良恭俭让的传统。它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充满仇恨与暴戾之气。
也就是说,所谓的“报复性”行为,大都是没有理智的,是一种禁忌之后,放开后的狂欢。理智性的行为,没有什么“报复性”可言。报复,本来就是疯狂的后果,不是逻辑思考之后的选择。而存款呢,显然不可能是“报复性”的,因为人们只有可能“报复性”的去提款、去花费、去浪费,而绝对不可能是去“疯狂的存钱”。说中国年轻人“报复性存款”,其实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年轻人因为自保和自救而存钱,没有什么错儿。
“报复性存钱”也好,“报复性消费”也好,都是“报复性行为。”而所谓的“报复性行为”,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在利益上产生一定量的损害,会使前者要求后者做出赔偿,或前者会使后者也产生同样的利益上的损害,后者会想办法打击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推荐阅读:中国经济萧条到处可见 商场门庭冷落)
报复,或复仇,是人们的一种应对、反抗外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卫、保护的心理。复仇是一种心理防御,是一种处理外在不良情境的自卫机制。这与人类天性中的真诚、善良和忍让完全不同,复仇和报复可以被视为一种保护自己的、自私的、恶的和变异的形式。当感受到对方的痛苦或也收到某种损害时,报复者的心感觉到所谓“快乐”,就是所谓的复仇的心态。但往往实际情况是,你让别人痛苦了,好像你得到了短暂的“快乐”,其实你是造下了更大的业,为未来更多的痛苦埋下了伏笔。
说起报复性行为,就不得不谈到报复性人格。个体性报复的社会现象,多数存在于被社会排斥的边缘群体以及心理障碍群体。因为个人利益受损,导致情绪失控,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措施来报复社会。社交的边缘化和社会的边缘化的人,一般认为,容易产生隐退心理或报复心理。当心理隔离达到一定程度或持续足够⻓的时间,就可能以极端剧烈的形式透过个别行为展现出来。所以,传统的文化和伦理,对消除这种负面的社会现象就极为重要。秉持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对受到的不公戒急用忍,就不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
心理学者认为,内心缺乏善良、慈悲的人,容易产生报复的心理。从小缺爱的人,容易遇事就表现出自卑心态,也容易被激发暴力倾向,或产生仇视心理。而秉持真诚善良的心态,心理相对平静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太会用极端情绪处理问题,而会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妥善应对。
(谢田博士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的市场学教授暨约翰奥林棕榈讲席教授)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