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9월 28日 ( 토요일 )

吃碱性食品改善酸性体质? 营养师澄清迷思

文 / 蔡正亮(营养师)

编者按:不少人担心自己体质偏向“酸性”,因此尽量减少摄取酸性食品,或常补充碱性食品以平衡体内酸碱值,远离慢性疾病的风险。营养师撰文澄清迷思,叮咛切勿因此而轻忽了有利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均衡饮食才是健康饮食的王道。

迷思:常吃碱性食品可调整酸性体质,减少慢性疾病发生率?

现代人吃太多精致加工的食物(白米饭、白面包、吐司等)以及较多的红肉、内脏、海鲜等动物性食品,这些食物普遍被认为是“酸性食品”,而且吃太少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长期下来容易形成“酸性体质”。

大家都说“酸性体质的人比较容易罹患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吃碱性食品,可以改善酸性体质,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有些专家或保健食品业者还会鼓励民众多吃“碱性食品”,来帮助体内调整酸碱值、远离大小病痛,甚至有保健食品直接标榜“碱性食品”,大大诉求促进健康的效益⋯⋯

究竟,什么是“酸性食品”,什么是“碱性食品”?为什么大家都鼓吹多吃“碱性食品”,认为可以影响血液的酸碱平衡,进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这样的迷思有科学根据吗?

概念厘清碱性食品 vs 酸性食品

酸性、碱性食品的定义是依食品本身所含的“阳性离子”、“阴性离子”来区分。这些离子事实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微量元素”,很多都是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简单来说,“酸性”与“碱性”食品的区别,就是由食品所含的这些“灰分”(注)特质来分类。“灰分”一词,我们也可以用“离子”或“矿物质”来代称。

离子分为两类,阳性离子(带正电荷)与阴性离子(带负电荷)。

如果食物含有较多的阳性离子(Cation),或者说含有较多的“钙、钾、镁、钠”等这类矿物质,阳离子溶于水呈碱性,因此称这类食物为“碱性食品”。相对来说,食品含有较多的阴性离子(Anion),或者说含有较多的“硫、氮,磷、氯”这类矿物质,阴离子溶于水呈现酸性,故称它们为“酸性食品”。如果食品都不含阳性、阴性离子,或者两者都有,但含量相当,彼此溶水后会互相抵销酸、碱性,称之为“中性食品”。

概念厘清:碱性食品能改善酸性体质?

“多吃碱性食品,可以调整身体的酸碱平衡,改善酸性体质。”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合乎科学逻辑。

以生理学观点来看,人体是相当奥妙、复杂的生物系统,主要透过“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精密规律的恒定机制(homeostasis),来维体内的酸碱平衡。尤其,人体的血液本身就是缓冲溶液(buffer),血液的酸碱pH值会维持在恒定的范围内,不会简单因为食物的摄取而被改变。

不同酸、碱性食物的阴阳离子会改变水溶液的pH值,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人体会藉由精准的生理机制来调控,肾脏在正常功能下,就有足够能力将多余的阴、阳离子随着尿液排泄出去,目的在维持血液恒定的酸碱值。

另一方面,食物中主要的蛋白质、脂质、糖类三大营养素,在人体代谢过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形成碳酸水溶液,连带提升血液的酸度,但是人体会藉由精密的呼吸系统,由肺脏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避免碳酸在血液里堆积,目的也是维持血液恒定的酸碱值。

可以这么说,无论吃进的食物为何,只要“肾脏排泄”及“呼吸系统”的功能正常,人体都会精密地将血液调控在“pH7.35~pH7.45弱碱性的恒定范围”。

正常情况下,无论多吃“酸性食品”或“碱性食品”,都不会影响身体的酸碱平衡,也不会改变血液的酸碱值。不过,尿液的酸碱度的确会受食物或药物影响,但影响的幅度通常很小,且是短暂、短期的变化,不会影响健康。

维持人体健康王道 摄取均衡饮食

整体来说,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碱性食品”多为蔬菜、水果,能够提供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如钙、钾、镁等,海藻类的食物也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碘”。同时蔬果富含维他命C,更具有健康效益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如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生物类黄酮、多酚类等。

减少“酸性食品”的摄取,不是均衡饮食的概念。“酸性食品”包含全谷类、坚果种子及豆类食物,这些食品有富含膳食纤维、维他命E、维他命B群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有利健康的营养素。

多数动物性食品都是“酸性食品”,但这样的区分过于狭隘,虽然说减少红肉、内脏及点心饼干等,有利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等不利健康的成分,但于此同时,会忽略某些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例如:某些深海鱼,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Omega 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DHA及EPA,适当摄取是有益健康的。

营养师小叮咛

“酸性食品”、“碱性食品”不是健康均衡饮食的二分法。它们忽略了营养价值与有利健康的营养素的存在(如膳食纤维,或来自深海鱼类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EPA及DHA)。

一般健康成人,肾脏的排泄功能与呼吸调节系统都能发挥作用,会精密地将血液酸碱值调控在“pH7.35~pH7.45”弱碱性的恒定范围,不会因吃比较多的“酸性食品”或“碱性食品”而有所改变。

食物的来源与营养价值才是要考量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偏颇地将焦点放在“酸性”或“碱性”食品的分类上。

注:食品的酸碱性并非由味觉来判断,更不是检测食品中的pH值酸碱度来决定。以食品化学分析的观点来说,食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燃烧所剩下的残余成分,称之为灰分。

(网站专文)

书封。(远流出版社提供)

(本文摘编自《营养师教你不用怕:用实证科学破解27个常见饮食迷思》,远流出版)

 

责任编辑:王晓明

spot_img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