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1월 26日 ( 화요일 )

中国经济6大困境 学者:各国如何去风险化

(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两大房地产巨头恒大、碧桂园接连爆出财务危机,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地方财政困难、外资撤离等问题,学者建议,除了与民主国家建立友善同盟外,也应该加速盘点如何与中共“去风险化”。

两岸政策协会近日举行“中国经济下行与台湾因应”系列座谈会的首场。由政大财政系教授黄智聪、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与台湾智库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瑟致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面临6大挑战

黄智聪表示,中国经济在近几年出现六大变化,首先是暴雷的房地产市场。他表示,中共党魁习近平在2020提出三道红线政策,导致企业难取得融资而爆雷,房地产也因此出现危机,所以官方才推出房地产激励措施,来挽救低迷的房市,“但是恐怕还是没办法”,因为中国民众对于房地产市场早已信心不足、买家也相当谨慎。

第二,由于房地产业不振,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减少,面临极大压力。黄智聪说,这也是为什么中共今年底还要增发国债1兆元人民币来支应。

第三,中国现阶段也陷入通缩困境,根据官方统计,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降0.2%,且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持续下滑。黄智聪分析,这显示中国内需不足、民众消费保守。

第四是大量资金外逃,黄智聪说,由于中国经济表现不如预期,外资对于中国失去信心,过去很多人购买中国股票也都纷纷抛售,面对大量资金外逃,中共的因应方式是用中国主权基金去弥补外国资金外逃。

第五则是中国入境旅游低迷,今年以来入境旅客尽管已比疫情期间增加,但仅是2019年的一半,尤其美国团体旅客更是骤减99%。

第六则包括人口老化、少子化等结构问题也逐渐威胁中国的经济发展。

刘孟俊则表示,近期许多专家开始示警中国房地产泡沫可能重演日本失落的情况,而中国也同样面临人口老化、甚至是“未富先老”情况,也就是生产力下滑、消费动能更为趋缓。

他说,中国过去的改革开放,产业偏向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措施。但现在不只讲发展,还强调产业安全,比如实施网路安全法、数字安全法、反间谍法等。但却导致外资投资会搞不清楚如何合规合法,所以外资企业母公司的人员不太愿意前往中国。

各国如何去风险

吴瑟致说,过去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力量,外资与房地产都已匮乏。现在很多国家开始去思考如何与中国去风险。对于台湾而言,与外国不同的是与中国有地缘政治的影响,过去强调两岸经贸的紧密程度,现在应审视其中的风险。

谈到安全议题,黄智聪也提醒,目前西方企业正在实施去风险化措施,确保供应链不要过度依赖中国,尤其中共近期又实施《反间谍法》,让外国企业对于中国的信任彻底崩坏,未来恐怕会有更多厂商外移,而中国厂商是否能填补缺口、或中国官方是否加大力道支持在企业,值得后续关注。

吴瑟致认为,在国际供应链重组的趋势下,台湾的因应之道不外乎有两个方向,一是与民主国家建立“友善同盟”,偏向重点产业合作,例如半导体、AI相关议题合作;其次则是盘点与中共之间的经贸往来究竟对于全球布局的影响为何。

吴瑟致建议,台湾应与中国保持安全距离,但并非是断绝与中国的经济连结,而是应该在这样的态势下进行全面盘点,就像现在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与中共“去风险化”。

责任编辑:晓玫#

spot_img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