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朝晖
第四课
一、冯妇虎,叶公龙。(二冬)(选自《声律启蒙》)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秋”与“冬”均为平声,原则上不能相对,但在一些律句中,如果那个位置是可平可仄,就可以对仗使用,这种例句在古典近体诗中有很多。比如,唐‧白居易《岁晚旅望》:“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北宋‧苏轼《雪夜独宿柏仙庵》:“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南宋‧陆游《秋晚村舍杂咏二首其一》:“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以上对仗例句中,平仄格律都没有问题。
2. 暮鼓对晨钟:也有写成“暮鼓朝钟”;古代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行。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3. 冯妇虎:冯妇(男性)搏虎的故事出自《孟子‧尽心下》[1]。
4. 叶公龙:成语“叶公好龙”的故事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2]
5. 鸣蛩:蟋蟀。“蛩”读音“穷”。宋‧薛师董《后秋风》:“好句不曾书落叶,孤灯长自守鸣蛩。”
6. 紫燕:本文指燕子的一种。①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唐‧杜甫《柳边》:“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
②指古代骏马名。据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一名绿螭骢、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③泛指骏马。西晋‧张华《游猎篇》:“戎车方四牡,文轩驭紫燕。”唐‧李峤《马》:“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具体要看诗文中上下文字的描写。
7. 课蜜:采蜜。南宋‧戴复古《春尽日》:“花残蜂课蜜,林茂鸟安巢。”黄蜂:蜂类昆虫的一种,通称“马蜂”;也称为黄蜂、胡蜂。元‧耶律楚材《河中游西园四首其二》:“衔泥紫燕先迎客,偷蕊黄蜂远趁人。”
8. 恰恰:本文指象声词;①形容莺啼声。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②正好。唐‧郑损《星精石》诗:“孤岩恰恰容堂构,可爱江南释子园。”③融和貌。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④用心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恰恰,用心也。”
9. 雍雍:①本文指鸟的和鸣声。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②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汉‧蔡邕《祖饯祝》:“鸾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王闿运《上征赋》:“明执辔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③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宋‧叶适《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④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唐‧薛渔思《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10. 秦岭:山名。又名秦山、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境内。唐‧张继《华清宫》:“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迢递:遥远貌。唐‧姚合《送李侍御过夏州》:“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11. 巫山: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云雨巫山暗,蕙兰湘水清。”|雨洗:经过雨淋(山川花草等)。北宋‧梅尧臣《寄送许待制知越州》:“云归秦望山头静,雨洗若耶溪上凉。”
12. 嵯峨:形容山高峻貌。北宋‧梅尧臣《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十二危峰:巫山之上,群峰迭起,相传其中最著名的有十二峰。危,高。唐‧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唐‧李端《巫山高》:“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二、六首押“二冬”韵的古代经典唐诗
1. 无题(其一) 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背景故事: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商隐作为桂林刺史郑亚的幕僚,与郑亚一道远赴桂林上任,这一组“无题”诗共四首写于桂林。李商隐跟妻子王氏的感情很深,有很多爱情诗写给自己的妻子。李商隐的家属住在洛阳,唐朝的地方官员及家属可以通过官方驿站的渠道寄家书,而洛阳是唐朝的第二大政商中心,有专人处理各种文书及官员的家书。所以在和平时期,书信往来还是很方便的。只是驿史要几天才出发一次,也知道李商隐每次都要寄信回洛阳给自己的妻子,所以常常来催促,“书被催成墨未浓”说的正是这种情形。
注释:①绝踪:杳无踪迹。②五更钟:古代将黄昏到拂晓分为五个时段,一更(也称一鼓)为晚上七点至九点;二更(二鼓)为晚上九点至晚上十一点;三更(三鼓)为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四更(四鼓)为凌晨一点至凌晨三点;五更(五鼓)为凌晨三点至清晨五点。边塞用鼓声报更,一更一鼓,五更五鼓,亦称戍鼓。在和平时期,非边塞的大城,如西京长安城、东京洛阳城,外城有钟楼,一更一撞钟。皇宫内城不撞钟不击鼓,而是由专人给各值班部门送更筹(晓筹、晓箭),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③远别:离别到很远的地方去;或形容离别的两处相距遥远。从广西桂林到河南洛阳,按过去的路程算,至少也相距八千里。④金翡翠:绣有金色翡翠鸟的灯罩,圆柱形的灯罩我们正面只能看到一半,所以说“半笼”。⑤麝熏:用麝香粉为主材调配并制作的篆香或线香熏香。⑥绣芙蓉:绣有荷花的纱帐(俗称蚊帐)。“微度”指香气透过纱帐。⑦刘郎: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路找不到出山的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乡。后疑是误入仙境,再上山已经找不到通往仙境的路。⑧蓬山:原意指仙山或海外的蓬莱仙岛。本诗第一个“蓬山”指刘郎所到过的仙境。第二个“蓬山”指作者在洛阳的家,这样等于是把自己的妻子比作仙境中的仙女。⑨“更隔蓬山一万重”言外之意是说,刘郞进入的那个仙境,就在他家附近的山上。即使这样,为了与仙女重聚,他都恨仙境离自己太远。更何况你我远隔万重山水,对你的思念绵绵无绝期。
读音说明:①翡翠,两个字古音都读去声(费脆)。《康熙字典‧翡》:“《广韵》扶涕切《集韵》父沸切,音费。(未韵)”②微度:“度”本诗词义与“渡”同,所以读去声“渡”。|“度”还有一个词意是指“揣度、裁度、审度”这时候原本古音读入声“托”,《康熙字典‧度》:“又《广韵》徒落切,音铎。(药韵)”笔者依据的是反切注音,其实“铎”的古音也是“托”。《康熙字典‧铎》:“《唐韵》待各切《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度。(药韵)”从唐朝到明朝的反切注音都是“托(入声)”。考虑到现代人的习惯以及只要读成入声,它配乐时都对应角音,韵母相同不妨碍押韵,所以当“度”的字义是“揣度”时,我们都读“夺(入声)”。
全诗大意:你在书信中说要来看我,那只不过是在安慰我罢了(来是空言),而我回去长安或洛阳也遥遥无期(去绝踪)。月儿西斜,远处钟楼传来五更钟的声音(言外之意,经常因为思念而彻夜未眠)。远别之梦深啊,啼鸟都唤不醒。驿史(赶着出发)催促我写信,以至于信写好后墨迹不浓。(场景切换到洛阳王氏的闺房)蜡烛透过金翡翠的灯罩,映照着你的面容;麝香的篆烟啊,透过芙蓉纱帐又穿越了空间,连接着我们彼此的思念。仙境就在刘晨家附近,刘晨都觉得仙境离自己太远。更何况我与你远隔万水千山的距离啊!
诗评:此诗句句深情却无一个“情”字。因为相距太远,所以作者每天都祈求能与自己的妻子在梦中相会(梦为远别),而“啼难唤”三字把思念之情写到了极致。颈联更是将场景切换到自己洛阳的家中,“蜡照”句言外之意是说,妻子这时候也是在思念自己吧。“麝熏”句言外之意是说,妻子点上篆香,吹熄蜡烛,希望能与自己在梦中相会。或许是真正的诗人才能理解李商隐想要表达什么吧,苏轼在宋词《南乡子‧集句》中化用了李商隐的句子:“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一语双关,更深夜残;或因思念而情绪更消沉)。绣被焚香独自眠。”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不仅被后人用来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还由此派生出了其它经典诗句,例如北宋‧贺铸《乌啼月》词:“重墙未抵蓬山远,却恨画楼低。”元末明初‧杨基《寓江宁村居》诗:“相思未信蓬山远,只隔江东一片云。”
2.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①外弟:表弟。李益的姑表兄弟。②离乱:指安史之乱(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这场动乱结束时,李益才十六岁。③沧海事:比喻离别后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李益出身陇西李氏名门望族;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退休。据《旧唐书‧李益传》记载:“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古人特别重亲情,陇西李氏家族很庞大,所以李益与表弟之间相关的亲戚很多,俩人相谈甚欢,忘了时辰。④暮天钟:附近寺院敲的晚钟。暮天即傍晚。⑤巴陵道:指通往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市)的道路。
全诗大意:经过十年战乱的流离失所,彼此都长大了,今天才意外相逢。问起贵姓,惊疑是第一次见面,可是说起名字才想起表弟原来的样子。分别这么多年来,家族的亲友遭遇了很多变故,逐一道来,都说完附近寺庙的晚钟也响了。明天您又要赶路前往巴陵郡,随着您的渐渐远去,萧瑟的秋山逐渐阻隔,如我的忧愁不知又要增加了多少重。
古人诗评:①宋‧范晞文《对床夜语》:“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唐‧郎士元)”,“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司空曙)”;皆诗人会故人诗也。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如平铺直述,但又言简意赅。“殆”副词,大概,几乎)。前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②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李益曰:“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则情尤深,语尤怆(悲伤),读之几于泪不能收。③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一气旋折,中唐(唐朝中叶)诗中仅见者。
三、附注:
1.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译文:齐国正在遭受饥荒,(孟子的弟子)陈臻说:“国内百姓都以为你会再次劝说齐王打开棠邑的粮仓救济灾民,你大概不会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这与冯妇遇到的情况相同。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人,善于与虎博斗,后来成为很善良的读书人(不再随便去野外杀老虎)。一次他乘车经过郊外,见很多人在追逐一只老虎。老虎凭借着角落抵抗,没有人敢靠近。众人看见冯妇来了,便跑上去迎接。冯妇撩起袖子,露出胳膊跳下车,大家都很高兴。只有读书的人讥笑他。”
——–
笔者在上课时提了以下问题:
①看到有人掉到水里了,我们是先救人?还是先调查这个人是第几次掉水里了?或者调查一下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②消防部门接到火警电话后,是先出警救火?还是先调查一下那座楼是第几次着火了,那座楼里住了多少好人或坏人?
小朋友的回答是:“救人排第一,没有选择。”笔者不敢代替孟子去回答问题,所以只能留下问题供读者思考。因为佛家修善,儒家修仁,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做才算数。
2.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器具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台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