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徐亦扬、宁芯采访报导)中共官方最新发布的数字显示,2024年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299.56万亿元(约42.16万亿美元)。专家指出,中共大规模印钞其实是为了化解金融危机,未必真的能拯救实体经济的疲软。政府不断增加货币供给,但对利率的影响有限,即陷入流动性陷阱。
M2是广义货币的缩写,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中共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月末,M2余额为297.63万亿元(约41.8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共就新增发行人民币1.93万亿元(约0.27万亿美元)。
比货币总量增长更为惊人的是其增长速度。1956年,中国的货币总量为175亿元(约71亿美元),直至2013年3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约16万亿美元),历时57年。而到2020年1月,M2则在不到7年的时间内突破了200万亿元(约29万亿美元)。到2024年3月突破300万亿元(约42.25万亿美元),用时仅4年零2个月。
300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可以与美欧进行对比:美国2024年1月末的M2为20.8万亿美元,按7.2的汇率换算为人民币大约是150万亿元,恰好是中国的一半。而欧元区截至1月末的M2是15.1万亿欧元,折合16.4万亿美元或118.4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就广义货币量而言,人民币可以用来兑换全世界所有的美元和欧元,甚至还有所剩余。
3月25日,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郑政秉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预计的是,中国的M2存量在3月之后会更高,这表明中共发行的货币数量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它不断地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郑政秉表示,在财政方面,中共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手段包括发行中长期债券,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债券;在货币政策方面,它要么增加货币的发行,即M2,要么进一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并且将长短期利率也跟着下调。这一趋势不会变,因为其目的是刺激投资和民间消费。然而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的效果非常有限。
“它会陷入流动性陷阱。”郑政秉说,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政府不断增加货币供给,但对利率的影响有限;此外,民间的投资和消费不会有大幅度的扩增。他说:“这样看来,它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刺激,在短期可见的一段时间里,要走出所谓通货紧缩基本上困难很大。”
他解释说,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政府大规模印钞会造成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但是,现在中国整个社会处于通缩状态,厂商不敢投资、消费者也不敢消费,于是政府拚命印钞。结果由于没有人投资和消费,原本预期的通货上涨无法实现,于是就造成了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非常多的“烂头寸”(即银行无法运用和消化的闲置资金)。这也将导致很多投机单位更容易从银行或金融机构中提取资金,但它们并不会进行真正实质上的、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提升的活动。
郑政秉表示,虽然仅仅是货币方面的数据,已经十分悲观。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的经济看起来充满了悲观情绪。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也对大纪元记者表示,政府通常是在实体经济情况不妙的情况下才会在货币政策上大幅宽松,希望能够产生刺激经济的效果。
“大规模印钞可能是要应付债务危机。”吴嘉隆说,“因为银行有大量的不良资产,反映出房地产危机。在这个意义上,大规模印钞其实是为了化解金融危机,未必真的能拯救实体经济的疲软。”
根据中共官方的数据,2024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创下逾14年来最大跌幅,且差于市场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在1月份同比下降了5.9%。食品中,猪肉、鲜菜和鲜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7.3%、12.7%和9.1%,成为推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自2023年初至2024年1月,中国CPI同比数据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连续四个月下降。2024年1月的同比降幅创下了自2009年9月以来的最大纪录,凸显出通缩压力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和同比也双双下降。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
2024年2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7%。尽管有所上升,但中共官方也承认,是受到了中国新年期间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影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共当局大规模印钞并没有达到刺激消费、拯救经济的目的。
超发货币未流入实体经济 人民币汇率下跌
吴嘉隆还表示,超发的货币很可能是留在金融领域,修补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去流通。例如,以贷款的形式增发货币,但这些资金却以存款或储蓄的形式大量增加,未能作为媒介用于消费和投资。
他还表示,由于中国现在出现的是大规模流动性陷阱,货币放水被无底洞吸收,实体经济并没有真正被拉起。因此,中共当局或许认为货币放水还不够,会加大力度继续宽松,最后很可能宽松过头,造成资金大量外流。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反映在人民币的汇率贬值上。”
根据中共官方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共新增发行人民币的数字几乎与贷款和存款增长数字相一致。
贷款投向是观测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之一,钱都流向了哪里?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2.75万亿元(约3.23万亿美元)。在新增部分中,全年住户贷款增加4.33万亿元(约0.61万亿美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约19%;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91万亿元(约2.54万亿美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约78%。2023年全年住户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呈现“二八”现象。
而在企事业单位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增加了13.57万亿元(约1.93万亿美元),占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的约76%。
就行业而言,中长期贷款在制造业和基础建设方面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此外,2023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5.74万亿元(约3.65万亿美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6.67万亿元(约2.37万亿美元)。
曾在中国公司任市场部高管的旅美政经分析人士陆远行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新增发的人民币已通过贷款的形式投放,随后这些资金又变成了存款。
他表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贷款占了近八成,也就是说,这些资金主要被大型国有企业如央企、事业单位或地方国企通过贷款形式拿走。然而,这些资金被拿走后,并没有被投资到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因为它们明白投资进去无法获得回报。因此,有些资金被存起来变成存款,还有一些被中共权贵变相瓜分。因此,这些资金无法真正进入流通领域。
此外,3月22日周五,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2关键关口,触及7.24的低点,为2023年11月17日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美元兑在岸人民币盘中升至7.2236,同样为2023年11月17日以来新高。
责任编辑:连书华#